金代医官职称。为该院低等医官,位处同监之上、提点之下。参见御药院条。
见《本草纲目》。为杜鹃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又叫竟体发。《外科启玄》卷四:“发于足太阳经。……上至肺俞,下至肝俞等五穴,左右相同,……或初发时肿上如椒子者死。”即发生于背部的范围较大的有头疽。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全身症状明显。证治见痈、疽
针具名。出《灵枢·刺节真邪》。指形如铍针的砭石。
病名。指产后无乳。《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妇人手太阳少阴之脉,下为月水,上为乳汁、妊娠之人,月水不通,初以养胎,即产则水血俱下,津液暴竭,经血不足者。故无乳汁也。”治疗见缺乳条。
见六种新编条。
证名。见《赤水玄珠》卷三。指眼珠痛,参见目痛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二。即鹤膝风。详该条。
病名。乳中结核之一。《疡科心得集》卷中:“有乳中结核,始不作痛,继遂隐隐疼痛,或身发寒热,渐渐成脓,溃破者此名乳痰;或亦由肝经气滞而成,或由于胃经痰气郁蒸所致。用药疏肝之中必加贝母、半夏、瓜蒌等以治痰
指未婚女子。宋·齐仲甫《女科百问》第十三问:“室女者,乃未出闺门之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