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野猪外肾

野猪外肾

《中药大辞典》:野猪外肾

药材名称野猪外肾

拼音Yě Zhū Wài Shèn

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睾丸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

功能主治外肾和皮烧作灰,存性,为末饮下,治崩中带下,并肠风泻血及血痢。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猪外肾

药材名称野猪外肾

拼音Yě Zhū Wài Shèn

英文名Wild boar testicle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猪科动物雄性野猪的睾丸。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s scrof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将雄性野猪捕杀后,取下睾丸,洗净鱼用或切片晾干。

原形态野猪,形似家猪。体长红1.5m,体重约150kg,最大雄猪可达250kg。其头部较宽大,吻部十分突出,呈圆锥形,末端具裸露的软骨垫。雄猪犬齿特别发达,上下犬齿皆向上翘,称为獠牙,露出唇外,雌猪獠牙不发达。耳直立,四肢较短,尾细小。身体被刚硬的针毛,背脊鬃毛显着,这些毛的尖端大多分叉。一般为棕黑色,面颊、胸部杂有灰白、污白色毛。幼猪躯体呈淡黄褐色,背部有6条淡黄色纵纹,俗称“花猪”。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栖息于灌木丛、较潮湿的草地或混交林、阔叶林中晨昏或夜间活动;性极凶猛;一般成群活动。杂食性,植物根茎、野果、动物尸体及各种昆虫均食,亦盗食农作物。

资源分布:分布几乎遍及全国。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止血;止带。主血崩;肠风下血;血痢;带下

用法用量内用:烧存性,研末,3-9g。

临床应用外肾和皮烧作灰,存性,为未饮下,治崩中带下,并肠风泻血及血痢。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刀口药

    药材名称刀口药拼音Dāo Kǒu Yào别名白胡子狼毒、大叶一枝箭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三花兔耳风的叶。夏、秋采叶,晒干或研粉备用。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根直条状,表面土棕色

  • 炙红芪

    药材名称炙红芪拼音Zhì Hónɡ Qí英文名RADIX HEDYSARI PREPARATA来源本品为红芪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为圆形或椭圆形厚片,直径0.4~1.5c

  • 黑果

    药材名称黑果别名小黑果、马屎果、华西小石枳、老鸦果、小石积木来源蔷薇科黑果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甘肃、四川、贵州。性味微涩,平。功能

  • 牡荆

    药材名称牡荆拼音Mǔ Jīnɡ别名黄荆、小荆、楚性味实:苦、温、无毒。叶:苦、寒、无毒。根:甘、若、平、无毒。茎:甘、平、无毒。功能主治1、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2、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

  • 绵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绵三七药材名称绵三七拼音Mián Sān Qī别名鸡心矮陀陀、球根毛瓣花来源豆科毛瓣花属植物绵三七Eriosema himalaicum Ohashi [E. tuber

  • 楹树

    药材名称楹树别名牛尾木来源豆科楹树Albizzia chinensis (Osb.) Merr.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化学成分树皮含鞣质。性味淡、涩,平。功能主治固涩止泻,

  • 鹗骨

    《中药大辞典》:鹗骨药材名称鹗骨拼音è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鹰科动物鹗的骨胳。原形态鹗(《纲目》),又名:睢鸠(《诗经》),王睢(《尔雅》),沸波(《淮南子》),鱼鹰(《禽经》),下窟乌(

  • 裂叶双盖蕨

    药材名称裂叶双盖蕨拼音Liè Yè Shuānɡ Gài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锡兰双盖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lazium zeylanicum(Hook.)Moore[As

  • 美人蕉花

    《中药大辞典》:美人蕉花药材名称美人蕉花拼音Měi Rén Jiāo Huā出处《广州植物志》来源为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的花。功能主治为止血药,治金疮及其他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

  • 羊屎条根

    《中药大辞典》:羊屎条根药材名称羊屎条根拼音Yánɡ Shǐ Tiáo Gēn别名羊奶根(《分类草药性》),羊食子根(《四川中药志》)。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忍冬科植物黑汉条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