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向补泻
即迎随补泻,详该条。
即迎随补泻,详该条。
书名。3卷。清·周杓元约撰于1799年。作者推崇戴麟郊《广温疫论》,认为此书“分汗吐等法为六门及诸杂症,条分缕晰,开后人无数法门”,故据戴氏原书的意旨,“略附以温疫所受之原,及诸名家所论,与夫似温症而
治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深重复杂难以辨认的病证可从其表象而治之。如热极似寒,寒极似热,应顺其假寒、假热的表象,采用从治的方法。参见反治条。
病名。指牙痛之因于风者。参见牙痛条。
【介绍】:元代医家。字子林。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精痘疹专科。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蒴藋之别名,详该条。
颏的俗称。详颏条。
即间接灸。见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东郡(今山东充州)人。精心研究《难经》,认为前代注家有失《难经》本意,于是重加注解,并自号刘难经。
①见《四川中药志》。为鸢尾之别名。②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扁竹根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地桃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