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铍针

铍针

古针具名。九针之一。铍,钢铁制作,针端如剑锋。亦称针、铍刀剑针。《灵枢·九针论》:“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是一种形如宝剑,两面有刃的针具。用于疮疡排脓放血,亦用于割治眼部赘生物,《秘传眼科龙木论》:“息肉者,宜钩起,以铍针割取气尽。”

猜你喜欢

  • 善色

    疾病反映在面部的色泽表现为明润含蓄者,表示脏气未衰,病较轻浅。《素问·五藏生成篇》所描述的“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等,均属善色。

  • 张文潜

    【介绍】:见张耒条。

  • 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

    见素问直讲条。

  • 靳若霖

    【介绍】:见靳鸿绪条。

  • 偏方

    同单方。指药味不多,对某些病证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

  • 吐丝子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菟丝子,详该条。

  • 脾劳

    病名。因饮食劳倦伤脾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脾劳者,舌本苦直,不得咽唾。”《外台秘要·脾劳》:“脾劳热,身体、眼目、口唇悉痿黄,舌本强直,不能得咽唾,生地黄煎。”又:“脾劳虚损,消瘦,四肢

  • 神仙追毒丸

    即紫金锭,见该条。

  • 后肋

    指腋后线至胸椎间的肋骨总称。

  • 地不荣

    见明·范洪《滇南本草图说》。即地不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