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党参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萝藦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撰《妙济方》一卷,佚。
出《神农本草经》。为阳起石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翼方》。位于后正中线,第三腰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腹痛,泄泻,腰痛;以及膀胱炎,肠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病名。伏气温病的别称。①指冬令受寒,邪伏至“清明”后始发的温热病。《时病论·晚发》:“晚发者,亦由冬令受寒,当时未发,发于来年清明之后,夏至以前,较之温病晚发一节,故名晚发病也。”②指夏受暑湿,留伏至
指第六胸椎。《素问·刺热篇》:“六椎下间主脾热。”
①侵入人体的外邪。亦称客气。《灵枢·小针解》:“客者,邪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客者除之。”②侵犯、中。《素问·玉机真藏论》:“风寒客于人。”③寄居、留止。《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邪气入而不
出《吴普本草》。为水苏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科汇纂》。即脑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