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四针掌后横纹,名鬼心。”原注为太渊穴。《针灸大全》则指为大陵穴,今多从此说。
见蔡邦华《昆虫分类学》。为紫草茸之别名,详该条。
供敷贴用的膏剂。参见膏剂条。
病证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乳结核。见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即疿疮。见该条。
出《南越笔记》。即含羞草,详该条。
见《普济方》。为棘针之别名,详该条。
指气喘时出现鼻翼煽动、胸膺高挺的症状。常见于严重的呼吸困难疾患。参见息高、张口抬肩条。
病名。《咽喉脉证通论》:“风热积于胸膈或酒色郁怒所致。其状喉上下左右红紫肿痛,或帝丁焦黑腐烂,颈项浮肿,痰涎壅塞,声响如潮,气急发喘,眼目直视,额上有汗如珠,身汗如雨,或泄泻清水,四肢厥冷,或腰胁疼痛
骨名,即桡、尺骨的统称,参见臂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