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中草药》。为石椒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四满。见该条。
古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即蛊注痢,详该条。
指脐风的三种危重证候。《幼科发挥》:“一曰撮口,二曰噤风,三曰锁肚。虽曰不同,皆脐风也。”
【介绍】:明医生。字汝南。安徽凤阳人。世业医,武尤精其学,治辄奏效。总兵周仕凤患急症重危,武命锉葱一束置脐上,以火熨之,即目开,又启其口,灌药一剂而愈。还曾设药局施药数载,全活甚众。兼能诗文,著有《青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珍珠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吴观善条。
治则。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用药应因人制宜,对身体强壮,正气充足、能耐受攻邪药物者,就给予气味厚,作用强的药物治疗,取其速效。
【介绍】:宋代医生,字养中。东嘉(今四川境内)人。撰《续易简方脉论》1卷。
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