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虚证

阴虚证

津液精血不足所出现的病证。出《素问·调经论》。多由真阴虚衰或热病伤阴,或久病耗伤阴液所致。《景岳全书·传忠录》:“阴虚者,水亏也,为亡血失血,为戴阳,为骨蒸劳热。”症见形体消瘦,骨蒸潮热盗汗遗泄五心烦热头眩耳鸣,口燥咽干,面红颧赤舌红少津或红绛光剥,脉虚细而数等。治宜补益阴液为主。肺胃阴虚者,宜养阴生津为主;心脾阴亏者,宜滋阴补血益气为主;肝肾阴耗者,宜填补精髓为主。可选用沙参麦冬汤大补阴丸黑归脾丸归芍地黄汤左归饮等方。参见基础理论分册心阴虚肺阴虚肝阴虚肾阴虚等条。

猜你喜欢

  • 产后蛊肿

    病证名。指产后四肢不浮肿而腹大青筋显露的病症。《竹林寺女科秘方》:“产后蛊肿,四肢不浮,肚大青筋。如大便硬,用醉公丸通泄,后进理脾顺气丸;如大便滑泄,宜用木香调胃散。”

  • 楝根木皮

    见《本草纲目》。即苦楝皮,详该条。

  • 真中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又名真中风。详见该条。

  • 仙灵脾

    出《雷公炮炙论》。为淫羊藿之别名,详该条。

  • 青柑皮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青皮,详该条。

  • 疮痘入目

    病名。见明·倪维德《原机启微》。即痘疮入眼。详该条。

  • 翻花下疳

    见《疡科心得集》卷下。即阴茎癌。详肾癌条。

  • 咽气

    气功术语,古代主要导引法之一。《内经》:“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无数。”

  • 红长胀出口外舌

    舌红、长大胀出口外。乃心火热毒之候,宜清心泻火,外用银针刺出恶血,再用冰片,牛黄末掺于舌上(见《伤寒舌鉴》)参见舌胀大、伸舌条。

  • 胎病作热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九。指婴儿眼多眵泪,二便不利,或利而有血水,甚至手常拳紧,脚常搐缩,眼常斜视,身常掣跳的证候。治宜大连翘饮子以解散诸热;继予消风散以祛风解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