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大肠。《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参见传道之腑条。
解剖名。见《银海精微》。即黑睛。详该条。
见明·黄省曾《种芋法》。即芋头,详该条。
指寒邪和水气犯肺脏而引起的病变。多由平素患痰饮或水肿的病人,外感寒邪,寒邪引动水饮,寒水上逆,以致肺气失宣。主要证候有咳嗽、气喘、痰涎多而稀白,舌苔白腻,或伴有发热、恶寒等。治宜宣肺降逆、温化水饮。
见《湖南药物志》。为丁香蓼之别名,详该条。
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又名顑。面颊的下部。
①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燥淫所胜,民病面尘,身无膏泽。”指面色灰暗,如蒙尘灰。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实证多因燥邪所伤或伏邪内郁,常伴有口苦咽干等症状;虚证多由久病肝肾阴虚,常伴有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四。即痛泻要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