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又名杨梅圈疮。其形大小不一,二三相套,色红作痒。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仙茅之别名,详该条。
六吕之一。详六吕、六律条。
【介绍】:见盛端明条。
膏脂与粱米。泛指肥甘美味食物。《素问·生气通天论》:“高(膏)梁(粱)之变,足生大丁(疔)。”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难产。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二十七。即加味肾气丸,见该条。
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一。即砭镰法。见该条。
病名。见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指圆癣之形小者。详该条。
①经穴名。代号ST1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乳头中央,不针灸,只作胸腹部输穴的定位标志——两乳头之间作8寸。②乳,《脉经》作产字解释。《辑义》:“乳中盖在草蓐之谓。”亦即产后。③泛指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