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从新》。为化橘红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文江人。撰有《医方大成》等书。
古病名。便血之一种。《素问·阴阳别论》:“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圣济总录·大小便门》:“夫邪在五藏,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留之。结阴之病,以阴气内结,不得外行,血无所禀,渗入肠
为一软骨,状如马蹄,系于舌根,筋脉相连。司舌之活动,与饮食和发音均有关系。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蒴藋之别名,详该条。
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指月经,详该条。
见中西医粹条。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指黄疸之湿邪偏重者。《医学入门》卷五:“湿黄湿胜,色黄而晦,大便润利。又湿病与黄病相似,但湿病在表,一身尽痛,黄病在里,一身不痛。”如证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似渴不欲饮者,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地不容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见《针灸大全》。即关元。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