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湿

风湿

病名。①指人体感受风、寒、湿邪而致身痛或身重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又:“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耆汤主之。”又:“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②泛指感受风湿而致的多种病症。《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湿者,是风气湿气共伤于人也。……其状令人懈惰,精神昏愦,若经久,亦令人四肢缓纵不随,入藏则瘖痖,口舌不收;或脚痹弱,变成脚气。”参见痹、脚气条。

猜你喜欢

  • 三步跳

    见《湖南野生植物》。为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 左端正

    推拿穴位。出《小儿推拿广意》。位于左手中指远端指骨的桡侧边缘。《厘正按摩要术·立法·针法》:“端正在中指端两旁。”掐左端正,能止泻。《小儿推拿广意·中卷·杂症门》:眼“右视,掐左端正穴。”但《幼科推拿

  • 干霍乱

    病名。俗称搅肠痧、斑痧、乌痧胀。指突然腹中绞痛,吐泻不得的疾患。多因冷气搏于肠胃,或邪恶污秽之气郁于胸腹,闭塞经隧,气滞血凝,中气拂乱所致。《诸病源候论·干霍乱候》:“干霍乱者,是冷气搏于肠胃,致饮食

  • 觉斋居士

    【介绍】:见方导条。

  • 伤寒论翼

    书名。2卷。清·柯琴撰于1674年。作者对前人编集、校注、整理《伤寒论》持有异议,认为“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六经中各有伤寒,非伤寒中独有六经也”。本此,柯氏于上卷列论伤寒大法、六经、合

  • 月水

    出《脉经》。即月经。详该条。

  • 肉淋

    即膏淋。《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详膏淋条。

  • 心血瘀阻

    心血凝滞,脉道瘀塞的病证。多由心气虚或心阳虚,血运无力所致。亦可因情绪激动,或劳累受寒,痰浊凝聚等而诱发。症见心悸,心前区刺痛或闷痛,并常牵引至臂内侧,尤以左臂为多见。病轻者痛势不剧,时作时止,重者并

  • 鼻茎

    即鼻柱。详该条。

  • 眼暗

    证名。见《备急千金翼方》卷十一。亦作眼闇,即目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