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食厥

食厥

厥证之一。指暴饮暴食所致昏厥的病证。《赤水玄珠·厥证门》:“有人醉饱之后,或感风寒,或着恼怒,忽然厥逆昏迷口不能言,肢不能举者,此食厥也。盖食滞胸中阴阳痞隔升降不通,故生此症。若误作中风而用祛风散气之剂,则胃气重伤,死可立待。宜煎姜盐汤探吐其食,后以平胃散茯苓白术麦芽半夏之类调理;若有风寒尚在者,以藿香正气散解之;气滞不行者,以八味顺气散调之。”《明医杂着·风门》:“食厥者,过于饮食,胃气不能运行,故昏冒也,用六君子加木香。”参见厥证、酒厥等条。

猜你喜欢

  • 回回药物院

    元代医疗机构名称。详见广惠司条。

  • 薛良武

    【介绍】:见薛铠条。

  • 麻疹紫黑

    病证名。麻疹热极则颜色紫黑。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遇紫色,内热极也。”内热上迫于肺,则伴有呼吸迫促,口唇、指甲青紫、发绀。治法参见麻毒陷肺条。如热毒深入营者,则伴有皮肤发斑,吐血,衄血,治宜清营

  • 申相

    【介绍】:明代医家。山西长治人。曾研究脉法,精于伤寒一科,著有《诊家秘要》、《伤寒捷法歌》,均佚。

  • 四磨饮

    见《兰台轨范》卷一。即四磨汤,见该条。

  • 重腭风

    即重腭。详该条。

  • 羊石子

    出《本事方》。为羊外肾之别名,详该条。

  • 汗家

    指平素多汗、易出汗的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 腧穴折中

    针灸经脉专书。2卷。日本·安井元越撰。刊于1764年。1937年上海医界春秋社影印。原书用汉文写成,书中考证《内经》等中国古医书,分记经穴位置并附以“师说”及按语,作者本人亦颇多独到的见解。

  • 御米壳

    出《医学启源》。为罂粟壳之处方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