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香苏

香苏

见《补阙肘后方》。为水苏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胎喘

    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喘。详该条。

  • 沈氏医案

    书名。1卷。清·沈璠撰。作者主张治病应“随病而施,中病而止”,不可谬于定方。案中温、凉、攻、补诸法皆备,尤擅长于豁痰清火法。卷末附录部分列医论数则,包括护养法、批《景岳全书》等内容。本书收入《珍本医书

  • 追风毒剉散

    《仁斋直指方论》卷四方。羌活一两,槟榔、防风、炒桑白皮各五钱,炒郁李仁、大黄各一分。为粗末,每服三钱,加黑豆一百粒,水煎服。功能疏泄风毒。治脚气热盛者。若热甚大便秘,重用大黄。

  • 乘枕骨

    即枕骨。详后山骨条。

  • 种玉

    出《广嗣纪要》。即种子。详该条。

  • 沆瀣(xiè 谢)丹

    《幼幼集成》卷二方。原名集成沆瀣丹。川芎(酒洗)、大黄(酒洗)、黄芩(酒炒)、黄柏(酒炒)各九钱,黑牵牛子(炒,取头末)、滑石、连翘、炒赤芍药各六钱,薄荷叶、枳壳(麸炒)各四钱五分,槟榔(童便洗、晒)

  • 捣针法

    见提插法条。

  • 外科真诠

    书名。2卷。清·邹岳撰于1838年。上卷为疮疡总论及身体各部发有定位的疮疡;下卷为发无定处的疮疡、小儿诸疮及奇怪疮毒;末附以经络内景图说、脉学提要、杂症、药品揭要,及吴锦堂、胡俊心二氏外科医案。解放后

  • 目珠痛

    证名。见《赤水玄珠》卷三。指眼珠痛,参见目痛条。

  • 赤珠

    出《药性论》。为龙珠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