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髀骨

髀骨

①出《素问·骨空论》。指股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髀骨,上端如杵,入于髀枢之臼,下端如鎚,接于骨,统名曰股,乃下身两大支之通称也,俗名大腿骨。”②指桡骨。《沿身骨脉论》:“辅臂骨者髀骨。”③指锁骨。《沿身骨脉论》:“横骨之前者为髀骨,髀骨之中陷者缺盆。”④指腓骨。《伤科汇纂》:“胫骨旁生者骨亦名髀骨。”⑤指肩胛骨。《伤科汇纂》:“《检骨格》云琵琶骨亦名髀骨。”

猜你喜欢

  • 磁朱丸

    即神曲丸第一方,见神曲丸条。

  • 驻景丸

    ①《银海精微》卷上方。楮实(微炒)、枸杞子、五味子、制乳香、川椒(去目,炒干)、人参各一两,熟地黄(酒浸)二两,肉苁蓉(酒浸)、菟丝子(酒浸,蒸)各四两(一方加当归)。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

  • 脆者坚之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凡属脆弱虚证应采用固补的治法。如肺虚咳血,用百合固金汤;肾虚滑遗,腰膝痰软,用金锁固精丸。

  • 枣花翳还睛散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七方。车前子、知母、茺蔚子、人参、防风、茯苓、玄参各二钱,黄芩一钱半。为粗末,水煎,去渣服。治枣花内障,症见风轮旁边,白睛之内,映出白翳,如枣花锯齿之状。

  • 洟(yí 夷)

    古作(tì涕)。同涕。《礼记内则》:“不敢唾洟。”涕本又作洟(《释文》)。《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六“涕甚曰洟”,指鼻涕增多者。

  • 心圣图说

    见心圣图说要言条。

  • 才蓬多吉

    参见舒卡·年姆尼多吉条。

  • 龚廷贤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子才,号云林,江西金谿人。出身于世医之家,父亲龚信曾任职于太医院。他年少时,先业儒,后随父学医,曾任太医院吏目。除继承家学外,更访贤请教,与名家研讨医术。编述较

  • 捧耳摇头

    小儿推拿方法。出《幼科铁镜》。又名揉耳摇头,丹风摇头。先用两手拇、食两指揉捏小儿两耳垂,再用两手捧住小儿头部轻轻摇动。有镇惊、退热、祛风寒等作用。《保赤推拿法》:“将两手捻儿两耳下垂揉之,再将两手捧儿

  • 颊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颊车痈、金腮疮。指痈生于耳下颊车穴处者。由阳明经积热而发。初起如粟,色红,渐大如豆、如石榴、焮热疼痛。治宜清热解毒,内服犀角升麻汤。若失治。易成漏,经久难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