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即无莿根,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无患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拦路虎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喉科指掌》卷六:“叉喉瘤,亦有生于关外。”
《证治准绳·女科》卷三方。白豆蔻、砂仁各二两,丁香一两,陈仓米(土炒)一升。为细末,姜汁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六十至七十丸,生姜煎汤送下。治脾胃虚弱,不进饮食,及反胃呕吐。
即至宝锭,见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即橡实壳,详该条。
见《本草正义》。即浙贝母,详该条。
舌苔隆起如刺状。为热极之象。邪热越盛,芒刺越多,一般多为胃实热;有时也可根据芒刺所生部位区分邪热所在,如舌尖芒刺为心热,舌中芒刺为脾胃热,舌边芒刺为肝胆热。
指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主要穴位。《素问·水热穴论》:“治热病五十九俞……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抒、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