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植物志》。为蓬莪术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北京中医医院整理。赵氏擅长中医皮科、外科。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医案,选录51个病种、137例验案,着重介绍常见病、多发病的治法,对于某些疑难病症、顽固性病症也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疗法;第二部分
《张氏医通》卷十三方。防风、炒酸枣仁、人参、当归各一钱,远志一钱二分,橘红、菖蒲、天南星(泡)、茯苓各八分,羌活、炙甘草各五分,生姜五片。水煎,不拘时服。治心虚惊悸,不能言。
见《外科枢要》卷四。即冲和膏,见该条。
【生卒】:?~1181【介绍】:宋代医官。开封人。曾任昭庆军承宣使,力主投降卖国,后被罢官贬往福州。他的学生张孝直等校订本草,1159年(绍兴二十九年)编成《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22卷,他以“详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衡疽①。见该条。
【介绍】:晚清医家。字清源。山阴梅溪(今浙江绍兴)人。十九世纪末(光绪年间)闻名于绍兴,尤长于妇科,撰有《医方简义》一书,主要论述内、妇科,而于妇科较详。
证候名。指脾为热邪困阻的实证。《千金要方》:“右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太阴经也。病苦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名曰脾实热也。”
病名。《素问·大奇论》:“肺之壅,喘而两胠满。”《甲乙经》作“痈”。详肺痈条。
书名。2卷。明·朱巽撰。撰年不详。作者的本意编写此书作为痘科入门之钥匙,故以“键”为书名。书中对痘疹的理论、辨证、治法、预后、合并症、所用药物及方剂等,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