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鳡鱼

鳡鱼

《中药大辞典》:鳡鱼

药材名称鳡鱼

拼音Gǎn Yú

别名黄颊(《山海经》),生母鱼(《岭表录异》),鳏鱼(《太平御览》),黄颊鱼(《纲目》),竹鱼(《脊椎动物分类学》),竿鱼(《鱼类分类学》),杆条鱼(《黑龙江流域鱼类》),黄鱄(《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

出处《纲目》

来源为鲤科动物鳡鱼

原形态体细长,稍侧扁,腹部圆,无腹棱。体长约80厘米,最大者可达2米。头长而前端尖,吻长远超过吻宽。口大,端位,口裂末端可达眼缘的下方。下颌前端有一坚硬的骨质突起,与上颌前缘的凹陷相吻合,上下颌均粗壮。眼小,鳞细,侧线鳞110~117。背鳍Ⅲ9~10,很小,起点位于腹鲭之后。臀鳍Ⅲ10~11。尾鳍分叉很深。体微黄,腹部银白色;背鳍、尾鳍青灰色,颊及其他各鳍淡黄色。

生境分部生活于江河、湖泊中,游泳力强,性凶猛。我国除西北、西南外,门北至南平原地区的河流中均有分布。

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随息居饮食谱》:"甘,温。"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纲目》:"食之已呕,暖中益胃。"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鳡鱼

药材名称鳡鱼

拼音Gǎn Yú

英文名Yellowcheek carp

别名鳏、魠、哆口鱼、黄颊、黄颊鱼、鳏鱼、竿鱼、杆条鱼、大口鳡、水老虎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纲目》:鳡鱼生江湖中,体似鲤而腹平,头似鲩而口大,颊似鲇而色黄,鳞似鳟而稍细,大者三、四十斤。啖鱼最毒,池中有此,不能畜鱼。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鳡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opichthys bambusa (Richardson.)

采收和储藏:春夏用网捕捞,捕杀后,剖腹,除去内脏,洗净,取肉鲜用。

原形态鳡鱼,体延长,稍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长而尖,口大,端位,口裂末端可达眼前缘的下方,吻尖,呈喙状,吻长远超过吻宽。下颌前端有一坚硬的骨质突起。眼中等大,向两侧突出。头上于眼径的比例变化范围很大。下咽齿3行。鳃耙排列稀疏。无须。鳞小,侧玫鳞110-117。背鳍3,9-10,很小,起点位于腹鳍之后,臀鳍3,10-11,尾鳍分叉很深。生活时体色微黄,背部灰黑,腹部银白色,背鳍、尾鳍浓灰色,颊部和其他各鳍呈淡黄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江河水的中上层,性凶锰。游泳力极强,行动敏捷,常袭击和捕食其他鱼类。鱼苗在卵黄囊消失后,就开始吞食其他鱼苗,也食浮游动物。

资源分布:我国除西北、西南之外,从北至南平原地区的水系中皆有分布。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胃;温中止呕。主脾胃虚弱;反胃呕吐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0-200g。

注意疮疥患者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柞木皮

    《中药大辞典》:柞木皮药材名称柞木皮拼音Zhà Mù Pí别名孤奴、纳葛窊(《霉疠新书》)。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树皮。原形态柞木(《本草拾遗》),又名

  • 拳参

    《中国药典》:拳参药材名称拳参拼音Quán Shēn英文名RHIZOMA BISTORTAE别名紫参、草河车、刀剪药、铜罗、虾参、地虾、山虾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拳参Polygonum bist

  • 水翁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翁花药材名称水翁花拼音Shuǐ Wēnɡ Huā别名水香、酒翁、土槿皮[树皮名—广东]来源为桃金娘科水榕属植物水榕Cleistocalyx operculatus (Roxb.)

  • 川滇大黄土

    药材名称川滇大黄土别名土大黄来源蓼科川滇大黄土Rumex hastatus D. Do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酸、涩、微辛,温。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润肺止咳。主治感冒,咳嗽,水肿,痰喘。

  • 大四块瓦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四块瓦药材名称大四块瓦拼音Dà Sì Kuài Wǎ别名四儿风、四叶黄、四片瓦、四块瓦来源为报春科排草属植物重楼排草Lysimachia paridiformais Franch

  • 凉山虫草

    药材名称凉山虫草拼音Liánɡ Shān Chónɡ Cǎo英文名liangshan tong-chong-ha-cho出处始载于《四川通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科真菌凉山虫草的菌核及子座。拉丁植物

  • 大蝎子草

    药材名称大蝎子草拼音Dà Xiē Zi Cǎo别名大荨麻,大荃麻、蝎子草来源荨麻科蝎子草属植物大蝎子草Girardinia palmata (Forsk.) Gaud.,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茶膏

    药材名称茶膏拼音Chá Gāo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Thea sinensis L.]的干燥嫩叶浸泡后,加甘草、贝母、橘皮、丁香、桂子

  • 云南鸡矢藤

    药材名称云南鸡矢藤别名毛叶黄药、狗屁藤、臭屁藤来源茜草科云南鸡矢藤Paederia yunnanensis (Levl.) Reh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贵州。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消

  • 蚕豆茎

    《中药大辞典》:蚕豆茎药材名称蚕豆茎拼音Cán Dòu Jīnɡ别名蚕豆梗(《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茎。化学成分茎含山柰酚、对羟基苯甲酸、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