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鸡油菌

鸡油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油菌

药材名称鸡油菌

别名鸡蛋黄菌、杏菌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喇叭菌科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F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部多于秋季雨后生在混交林的地上。

化学成分子实体含维生素A。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清目,利肺,益肠胃。经常食用,可以预防视力失常,眼结膜炎,夜盲,皮肤干燥,粘膜失去分泌能力,可抵抗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疾病。

用法用量1~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鸡油菌

药材名称鸡油菌

拼音Jī Yóu Jūn

别名黄菌、杏菌、鸡蛋黄菌

来源药材基源:为鸡油菌科真菌鸡油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tharellus cibarius Fr.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采后去泥土杂质,洗净。

原形态子实体肉质,肥厚,全株呈蛋黄色。菌盖幼时上凸、呈山丘状,渐平展近圆形,长成时呈漏斗状,多数两侧不对称,宽3-9cm;边缘波状,常上翘,常有不规则的瓣状浅裂。菌柄圆柱形,(2.5-9)cm×(0.5-2)cm,同粗或向下渐细,与盖面同色或稍淡,光滑,中实,中生或稍偏生。子实层下延,有狭窄、稀疏、分叉的或相互交织的棱纹(褶棱)。孢子椭圆形,光滑,无色,(7-10)μm×(5-8)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子实体肉质,呈喇叭形,杏黄色或蛋黄色。菌盖直径3-9cm,边缘波状或瓣裂,内卷。菌肉蛋黄色。菌褶窄而厚,交织面网棱状,并下延至柄部。菌柄杏黄色,长2-8cm,直径0.5-1.8cm,光滑,内实。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含尿素(urea),甜菜碱(betaine),1-辛烯-3-醇(1-octen-3-ol),阿糖醇(arabitol),葡萄糖(glucose),甘露糖醇(mannitol),海藻糖(trehalose),麦角甾醇(ergosterol),麦角甾醇过氧化物(ergosterol peroxide),啤酒甾醇(cerevisterol)。还含脂质(lipid),其中含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子实体含脂肪酸。

性味甘;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明目;润燥;益肠胃。主夜盲症;结膜炎;皮肤干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论鸡油菌用前须炮炙及验毒兰茂:“(黄菌)虽能温中健胃,但湿气居多,食之往往令人气胀。欲食者,须以姜同炙之,方能解其湿气。世人多以大蒜同煮,以为有毒蒜黑,不知蒜见毒未必即黑,姜见毒则必黑,何若以姜验之为愈也。”(《滇南本草》)附注:作鸡油菌入药的尚有同属真菌小鸡油菌 Cantharel-lus minor Peck.菌盖直径1-3m,孢子稍小,菌柄长1-2m,中空。分布于福建、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骨药材名称龙骨拼音Lónɡ Gǔ别名五花龙骨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性状药材可分为五花龙骨与龙骨两种:(1)五花龙骨: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

  • 倒插花

    药材名称倒插花拼音Dǎo Chā Huā别名盘蛇莲、盘龙草、土细辛。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五岭细辛的根、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arum wulingense C.F.Liang采收

  • 凤尾铁角蕨

    药材名称凤尾铁角蕨别名大猪鬃草、大凤尾草来源蕨类铁角蕨科凤尾铁角蕨Asplenium praemosum Sw.,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消炎,清热,利尿。主治痢疾,肠炎,咽

  • 黑及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及草药材名称黑及草拼音Hēi Jí Cǎo别名青鱼胆、四棱草、小见肿消、花脸猫、黑耳草来源龙胆科花锚属植物紫白花锚Halenia elliptica D. Don,以根

  • 毛叶石楠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叶石楠药材名称毛叶石楠拼音Máo Yè Shí Nán别名糯米珠、邓向观来源蔷薇科毛叶石楠Photinia villosa (Thunb.

  • 藁本

    《中国药典》:藁本药材名称藁本拼音Gǎo Běn英文名RHIZOMA LIGUSTICI别名香藁本来源本品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或辽藁本Ligustic

  • 白牛胆根

    药材名称白牛胆根拼音Bái Niú Dǎn Gēn别名山白芷、土白芷、小茅香、黑骨风、寻骨风、铁杆香、白面风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ula cappa (Buch

  • 鱼串草

    药材名称鱼串草别名鼠妇草来源禾本科鱼串草Eragrostis chariis (Schult.) Hitch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南、云南。性味甘、淡,微辛,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治暑热病,小

  • 牛嗓管树根

    药材名称牛嗓管树根拼音Niú Sǎnɡ Guǎn Shù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猕猴桃科植物澜沧水东哥的根,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性味甘淡,平,有毒。功能主治接骨拔脓。治骨

  • 白叶花柴

    药材名称白叶花柴别名白叶花、银背叶秔子梢、银色秔子梢来源豆科白叶花柴Campylotropis argentea Schind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收敛止血。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