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鸭血

鸭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血

药材名称鸭血

拼音Yā Xuè

别名家鸭

来源雁行目鸭科家鸭Anas domestica L.,以入药。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

功能主治清热。主治中风。

用法用量生鸭血,每日早晚饭前1小时饮用,每次1茶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鸭血

药材名称鸭血

拼音Yā Xuè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

性味咸,寒。

①《纲目》:"咸,冷,无毒。"

②《本草正》:"味咸,微凉。"

③《医林纂要》:"咸,寒。"

功能主治补血,解毒。治劳伤吐血,痢疾。

①《别录》:"解诸毒。"

②《食疗本草》:"解野葛毒。"

③《纲目》:"热血,解中生金、生银、砒霜诸毒,射工毒。蚯蚓咬疮,涂之。"

④《本草正》:"盐卤毒,宜服此解之。"

⑤《本经逢原》:"能补血解毒,劳伤吐血,冲热酒调服。"

⑥《医林纂要》:"解鱼虫百毒。"

⑦《随息居饮食谱》:"解亚片毒。"

用法用量内服:热饮或冲酒饮。外用:涂敷。

复方①治小儿白痢,似鱼冻者:白鸭杀取血,滚酒泡服。(《摘元方》)

②治经来潮热,胃气不开,不思饮食:白鸭血,头上取之,酒调饮。(《秘传内府经验女科》鸭血酒)

③治中风:白鸭血,一日约两杯,早、晚食前一小时饮用。(《动植物民间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鸭血

药材名称鸭血

拼音Yā Xuè

英文名Duck blood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本草便读》:鸭血功专解毒,但须热饮方解,亦古今相传之法耳。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血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s domestic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鸭时收集血液,鲜用。

原形态家鸭,家禽。嘴长而扁平,颈长,体扁。翅小,覆翼羽大。用面如舟底。尾短,公鸭尾有卷羽4枚。羽毛甚密,色有全白、栗壳、黑褐等不同。公鸭颈部多黑色而有金绿色光泽,且叫声嘶哑。脚矮,前3趾有蹼,后1趾略小。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鸭喜合群,胆怯。无飞翔力,善游泳。主食谷类、蔬菜、鱼虫等。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定型的3个类型为北京鸭、金定鸭(卵用麻鸭)、高脚鸭(卵肉兼用型)。

性状性状鉴别,鲜血为红色液体,易凝固。有的加盐水中加热成赭色块状,细腻或内部有许多小孔,易破碎,手挤压易变形而水被挤出。气微味淡。

性味味咸;性凉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解毒。主劳伤吐血;贫血虚弱;药物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乘热生饮或隔水蒸熟,100-200ml。外用:适量,涂敷。

复方①治小儿白痢,似鱼冻者:白鸭杀取血,滚酒泡服。(《摘元方》)②治经来潮热,胃气不开,不思饮食:白鸭血,头上取之,酒凋饮。(《秘传内府经验女 科》鸭血酒)③治中风:白鸭血,一日约两杯,早、晚食前一小时饮用。(《动植物民间药》)

各家论述1.《别录》:解诸毒。

2.《食疗本草》:解野葛毒。

3.《纲目》:热血,解中生金、生银、砒霜诸毒,射工毒。蚯蚓咬疮,涂之。

4.《本草正》:盐卤毒,宜服此解之。

5.《本经逢原》:能补血解毒,劳伤吐血,冲热酒调服。

6.《医林纂要》:解鱼虫百毒。

7.《随息居饮食谱》:解亚片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麻鱼骨

    药材名称麻鱼骨拼音Má Yú Gǔ英文名cheilo-fish bone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厚唇重唇鱼的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iptychus(Gymnod

  • 光叶闭鞘姜

    药材名称光叶闭鞘姜拼音Guānɡ Yè Bì Qiào Jiānɡ别名牛尾巴茶、樟柳头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光叶闭鞘姜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stustonkinensisGagnep.采收

  • 凉粉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凉粉草药材名称凉粉草拼音Liánɡ Fěn Cǎo别名仙草、仙人草、仙人冻、薪草来源唇形科凉粉草属植物凉粉草Mesona chinensis Benth.的全草。春夏采收

  • 野辣蓼

    药材名称野辣蓼拼音Yě Là Liǎo别名小红人、野辣子蓼来源蓼科野辣蓼Polygonum chinense L. var. hispidum Hook. f.,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

  • 术苗

    药材名称术苗拼音Shù Miáo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菊科植物白术的苗叶。冬季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术"条。功能主治①《本草经集注》:"去水。&

  • 龙爪豆

    药材名称龙爪豆拼音Lónɡ Zhuǎ Dòu别名虎爪豆、猫爪豆、龙爪黎豆、狗爪豆来源豆科龙爪豆Stizolobium cochinchinense (Lour.) Tanget W

  • 青檀香

    药材名称青檀香拼音Qīnɡ Tán Xiānɡ别名青藤香(《阳春县志》),青风藤(《四川中药志》),小葛藤(《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的茎叶。10~11月

  • 锡叶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锡叶藤药材名称锡叶藤拼音Xī Yè Ténɡ别名涩叶藤、糙米藤、水车藤来源五桠果科(锡叶藤科)锡叶藤Tetracera asiatica (Lour.)Hoog

  • 山白龙

    药材名称山白龙拼音Shān Bái Lónɡ别名白杨树、响叶杨、圆叶杨、野白杨树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滇南山杨的树皮和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rotundifolia Griff

  • 太白针

    药材名称太白针拼音Tài Bái Zhēn别名太白鹿角、地蓬草来源地衣类石蕊科石蕊属植物细石蕊Cladonia gracilis (L.)Willd.,以全株入药。四季可采,去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