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鸳鸯

鸳鸯

《全国中草药汇编》:鸳鸯

药材名称鸳鸯

拼音Yuān Yānɡ

来源雁行目鸭科鸳鸯Aix galericulata (L.),以入药。

生境分部我国东北和东部地区。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瘘疮,疥癣,血痔。

用法用量肉适量,鲜用或焙干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鸳鸯

药材名称鸳鸯

拼音Yuān Yānɡ

别名邓木鸟(《荆楚岁时记》),匹鸟(《禽经》),黄鸭(《纲目》)。

出处《千金·食治》

来源为鸭科动物鸳鸯

原形态雄鸟体长约43厘米。嘴扁,红棕色。虹膜棕色,外围有黄白色环。羽色绚丽,额和头顶的中央翠绿,并带金属光泽;枕冠为铜赤、紫、绿及白色等长羽组成;头顶两侧有纯白眉纹;眼先淡棕黄,颊转棕栗;眼的上方和耳羽棕白;颈侧领羽细长如矛,呈辉栗色,羽轴淡黄;颏和喉几纯栗色。背和腰暗褐,而有铜绿色金属反光;肩部两侧有白纹2条;最内2枚三级飞羽扩大成扇形而竖立。尾羽暗褐,而带金属绿色。上胸和胸侧呈紫褐色金属光泽;下胸两侧绒黑,镶以显着的白色横带2条,各羽基部灰褐色。下胸以至尾下覆羽纯白。雌鸟较小,头部灰褐,背部苍褐色,腹部纯白,翅无扇形羽。脚和趾红黄色,蹼黑色。

栖息于内陆湖泊和溪流中。平时成对生活,飞行力颇强,筑巢于树洞内。

生境分部繁殖在我国内蒙古和东北北部,越冬时在长江以南直至华南一带。

性味咸,平。

①《千金·食治》:"味苦,微温,无毒。"

②《嘉祐本草》:"味咸,平,小毒。"

③《日用本草》:"酸,无毒。"

功能主治治痔痿,疥癣。

①《荆楚岁时记》:"主齿痛。"

②《千金·食治》:"主瘘疮,清酒浸之,炙令热以薄之,亦炙服之。"

③《嘉祐本草》:"主诸瘘疥癣病,以酒浸炙令热,敷疮上,冷更易。"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外用:煮熟切片敷贴。

注意孟诜:"多食令人患大风。"

复方①治五痔漏疮:鸳鸯一只,治如食法,煮令极熟,细细切,以五味、醋食之,羹亦妙。(《食医心镜》)

②治老人五痔,泄血不止,积日困劣无气,亦疗久瘘疮:鸳鸯一枚,如常法,以五味、椒酱腌,火炙之令熟,空心渐食之。(《寿亲养老新书》鸳鸯法炙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鸳鸯

药材名称鸳鸯

拼音Yuān Yānɡ

英文名Mandarin duck

别名邓木鸟、匹鸟、黄鸭

出处出自《千金 食治》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鸳鸯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x galericulata(Linnaeus)

原形态鸳鸯,体长约40cm左右,体重约500g左右。雄鸟眼的上方和耳羽棕白,颊转棕栗。颏、喉几纯栗色。额和头顶的中央呈金属光泽,翠绿,头顶两侧有白眉纹伸至颈项。枕部丛生长的羽氇,与后颈的金属暗绿和暗紫色羽组成羽冠。背和腰暗褐,而有铜绿色金属反光。初级飞羽暗褐色;次级飞羽褐色;三级飞羽黑褐,外翈显金属蓝绿色,最后1枚外羽呈金属蓝绿色而具栗黄色羽端,内翈扩大为扇形,直立如帆。上胸和胸侧呈紫暗色金属光泽,下胸纯白。必羽暗褐,尾下覆羽纯白。雌鸟眼周和金属光泽,下胸纯白。尾羽暗褐,尾下覆羽纯白。雌鸟眼周和眼后有1条纵纹,白色;颏、喉白色。头和颈的背面均灰褐色,颈侧浅灰褐色。上体余部橄榄褐色,两翅没有醒目的帆状羽。虹膜棕色,外围有黄白色环;嘴红棕色;脚和趾红黄色,蹼膜黑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内陆湖泊和溪泫中平时成双生活而不分离。既善走又善游泳,飞行力亦强。杂食性。巢营于树洞内,每窝产卵6-10枚,灰黄色。

资源分布:繁殖在我国内蒙古和东北北部,越冬在长江以南至华南一带。

性味味咸;性平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杀虫。主痔瘘下血;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煮熟食。外用:适量,煮熟切片敷贴。

注意1.《嘉佑本草》:“食其肉,令人患大风。”2.《日用本草》:“肉不可食,食之动风发癞。”

复方①治五痔漏疮:鸳鸯一只,治如食法,煮令极熟,细细切,以五味、醋食之,羹亦妙。(《食医心镜》)②治老人五痔,泄血不止,积日困劣无气,亦疗久瘘疮:鸳鸯一枚,如常法,以五味、椒酱腌,火炙之令熟,空心渐食之。(《寿亲养老新书》鸳鸯法炙方)

各家论述1.《荆楚岁时记》:主齿病。

2.《千金·食治》:主瘘疮,清酒浸之,炙令热以薄之,亦炙服之。

3.《嘉佑本草》:主诸瘘疥癣病,以洒浸炙令热,敷疮上,冷更易。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蕨萁

    药材名称小蕨萁拼音Xiǎo Jué Qí别名小蕨鸡、白粉蕨、华北粉背蕨来源药材基源: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薄鳞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tolepidium kuhnii(Milde)Hsing

  • 蛤仔壳

    药材名称蛤仔壳拼音Há Zǎi Ké出处《东北动物药》来源为帘蛤科动物蛤仔的贝壳。原形态蛤仔,又名:蚬子。贝壳卵圆形,坚厚,膨胀。壳顶稍凸出,稍向前方弯曲,位于背缘的靠前方。小月面

  • 鸭儿芹根

    《中药大辞典》:鸭儿芹根药材名称鸭儿芹根拼音Yā ér Qín Gēn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鸭儿芹"条。性味《贵州

  • 白透骨消

    药材名称白透骨消拼音Bái Tòu Gǔ Xiāo英文名White Ground Ivy别名透骨消、连钱草、活血丹、见肿消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杆物白透滑消的全草。拉丁植物动

  • 柳叶菜根

    药材名称柳叶菜根拼音Liǔ Yè Cài Gēn英文名Epilobium hirsutum L.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lobium hirsutum L.采

  • 紫晶蘑

    药材名称紫晶蘑拼音Zǐ Jīnɡ Mó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紫丁香蘑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ntinus lepideus Fr. [Agaricus lepi-deus Fr.]采收和

  • 冬珊瑚

    药材名称冬珊瑚拼音Dōnɡ Shān Hú别名珊瑚子、玉珊瑚、红珊瑚、野辣茄、野海椒来源茄科茄属植物珊瑚樱Solanum pseudocapsicum L.,以根入药。秋季采,晒干。性味咸、

  • 毛茛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茛药材名称毛茛拼音Máo Gèn别名鱼疔草、鸭脚板、野芹菜、山辣椒、老虎脚爪草、毛芹菜、起泡菜来源为毛茛科毛茛属植物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

  • 阳遂足

    药材名称阳遂足拼音Yánɡ Suí Zú别名蛇尾、海蛇尾来源药材基源:为阳遂足科动物滩栖阳遂足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hiura vadicola Matsumoto.采收和储藏:捕捉后,去

  • 椿叶

    《中药大辞典》:椿叶药材名称椿叶拼音Chūn Yè别名椿木叶(《唐本草》),春尖叶(《重庆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的叶。化学成分叶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C。性味苦,平。①《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