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鹅肠菜

鹅肠菜

药材名称鹅肠菜

拼音é Chánɡ Cài

别名脚皮菜、鸡肠菜、黑昆布、小海带、野海带、脚白菜、鹅蛋菜、簸箕菜、面筋菜、土海带海带

来源药材基源:为萱藻科植物鹅肠菜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darachne binghamiae J.Ag.

采收和储藏:冬、春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藻体暗褐色,幼体颜色较浅,一般高10-30(-50)cm,丛生,扁平,叶片状,宽2-4cm,有时可达6cm,中上部略宽大,顶端钝圆,成熟时顶端常腐蚀,叶基呈楔形。体外皮层为排列整齐的椭圆形细胞组成,内含色素体;内皮层细胞较大、脆壁较厚;髓部为厚壁分枝丝状体交织构成。成熟藻体自外皮层细胞长出众多配子囊,排列成栅状,肉眼可见配子囊群呈深褐色的成片斑块,分布于整个藻体。固着器小盘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风浪不太大的内湾中、低潮带的岩石上。

资源分布:我国东南沿海均有分布,浙江、台湾、福建、广东沿海较多。

性状性状鉴别 藻体红褐色至灰褐色,皱缩扭曲成团。水浸展平后,呈扁平带状,绿褐色,长10-30cm,有的长达50cm,宽2-4cm,可达6cm,先端常腐溃残缺。藻体表面有时可见深褐色斑块状的配子囊群。固着器小盘状,柄短小。质坚韧,不易折断。气微腥,味咸。

化学成分含十六烷酸(hexadecanoic acid),24-亚甲基胆甾醇(24-methylenecholesterol),D-甘露醇(D-mannitol),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及大褐马尾藻甾醇(saringosterol),24-甲基胆甾-5,25-二烯-3β-醇(24-methylcholesta-5,25-dien-3β-ol)。褐藻酸(alginic acid),粗蛋白,甘露醇(mannitol),钾,碘等。

性味咸;寒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主甲状腺肿;淋巴结肿;肺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漳浦县志》:“鹅肠菜生海石中,长四、五寸,其薄如带,色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鲫鱼头

    《中药大辞典》:鲫鱼头药材名称鲫鱼头拼音Jì Yú Tóu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头。性味《药对》:"温。"功能主治治咳嗽,痢疾,小儿口疮,

  • 金钩如意草

    药材名称金钩如意草拼音Jīn Gōu Rú Yì Cǎo别名水黄连、五味草、水金钩如意、地堇苗、大理紫堇来源罂粟科金钩如意草Coryolalls taliensis Franch.

  • 刚竹

    药材名称刚竹拼音Gānɡ Zhú别名斑竹、桂竹、箭竹、尖竹、台竹、鬼角竹、网苦竹来源禾本科刚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以根、果实入药

  • 大叶钩藤

    药材名称大叶钩藤拼音Dà Yè Gōu Ténɡ别名大钩丁(《广西药植名录》),双钩藤(《云南中草药选》)。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的带钩茎枝。秋、冬

  • 蕤仁

    《中国药典》:蕤仁药材名称蕤仁拼音Ruí Rén英文名NUX PRINSEPIAE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蕤核Prinsepia uniflora Batal . 或齿叶扁核木Prin

  • 齐墩果

    药材名称齐墩果拼音Qí Dūn Guǒ出处本品入本草始见于《纲目》。李时珍引《西阳杂俎》,曰: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榄的果肉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lea europaea L.采收和储藏:

  • 杏仁

    《中药大辞典》:杏仁药材名称杏仁拼音Xìnɡ Rén别名杏核仁(《本经》),杏子(《伤寒论》),木落子(《石药尔雅》),苦杏仁(《临证指南》),杏梅仁(《浙江中药手册》)。出处《本

  • 熊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熊骨药材名称熊骨拼音Xiónɡ Gǔ来源食肉目熊科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 Cuvier);马熊Ursus pruinosus Blyth

  • 鱼鳞菜

    药材名称鱼鳞菜拼音Yú Lín Cài英文名Broadleaf Blainvillea出处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百能葳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inuillea

  • 小岩白菜

    《中药大辞典》:小岩白菜药材名称小岩白菜拼音Xiǎo Yán Bái Cài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黄毛岩白菜的全株。5~6月采,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