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鹿心草

鹿心草

药材名称鹿心草

拼音Lù Xīn Cǎo

别名鹿仙草、见根生、坡本、地杨梅、地吕、万星菌、藤林、猪油药、蒿枝花、土里开花、红菌、牛奶菌

来源药材基源:为蛇菰科植物粗穗蛇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lanophora dioica R.Br.ex Royle[B.affinis Griff.]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洗净,阴干或鲜用。

原形态草本,高10-15cm。根茎黄褐色、血红色或灰白带褐色,不规则分枝,单个分枝直径0.5-2.5cm,有时近球形,表面密生颗粒状疣瘤和黄色的星芒状皮孔。花茎圆柱状,紫红色或淡红色,偶带灰白色;苞片鳞状多数,互生,2列,很少旋生,呈覆瓦状排列,阔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5-4cm,宽1.5-2.5cm,内凹,先端钝或微缺。花雌雄异株(序);雄花序卵圆形或长圆形,长3-3.5cm,宽1.5-3cm,雄花辐射对称,下面具苞片,花被裂片4,卵形,聚药雄蕊半球形,花药4枚,马蹄形,斜裂;雌花序椭圆形或圆锥状,长2-7cm,雌花紫红色或橙黄色,子房卵球形,着生于附属体基部,花柱附属体倒梨形,长约1.5mm,先端拱圆形。花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50-3200m的山地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从全株中分离得到咖啡酸甲酯(methyl caf-feate),落叶松脂醇(larisiresinol)。

性味苦;涩;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健脾理气;止血。主阳痿;痢疾;胃痛吐血;月经过多;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猪油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岩黄连

    《中药大辞典》:岩黄连药材名称岩黄连拼音Yán Huánɡ Lián别名岩胡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岩黄连的根。秋后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倒圆锥形,肉质。茎单一

  • 云朴

    药材名称云朴拼音Yún Pǔ别名贡山厚朴,腾冲厚朴出处云朴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厚朴条,云:"滇南生者叶如楮叶,乱纹深齿,实大如豌豆,谓之云朴,亦以冒川产。"但所附之图,叶为全缘。而滇厚朴条下有"滇厚

  • 鹧鸪菜

    《中药大辞典》:鹧鸪菜药材名称鹧鸪菜拼音Zhè Gū Cài别名蛔虫菜、乌菜、石疤(《中国经济海藻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红叶藻科植物美舌藻的藻体。4~9月采收,洗净,除去杂

  • 自扣草

    药材名称自扣草拼音Zì Kòu Cǎo英文名Herb of Canton Buttercup别名鹿蹄草、鹿啼草、自蔻草、小回回蒜、假芹菜、千里光、自灸草、野芹菜、点草、田芹菜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来

  • 柏子仁

    《中国药典》:柏子仁药材名称柏子仁拼音Bǎi Zǐ Rén英文名SEMAN PLATYCLADI来源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干

  • 小扁豆根

    药材名称小扁豆根拼音Xiǎo Biǎn Dòu Gēn别名吴乌模、猪大肠。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石草类,云:“小扁豆生云南山石上。长三四寸,红茎对叶,开小紫花,作穗。结实如扁豆,极小。”根据形

  • 杧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杧果药材名称杧果拼音Mánɡ Guǒ别名马蒙、莽果、麻蒙果来源漆树科杧果属植物杧果Mangifera indica L.,以果、果核、叶入药。全年采叶,夏秋采果,鲜用或晒

  • 石楠叶

    药材名称石楠叶拼音Shí Nán Yè英文名Folium Photiniae别名石眼树叶、老少年叶、凿树、石纲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

  • 春砂花

    药材名称春砂花拼音Chūn Shā Huā别名砂仁花(《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的花朵及花序梗。性状干燥的花朵及花序梗,全体呈淡紫色,花朵细软而小;花序梗长20~30厘米

  • 椿白皮

    《中药大辞典》:椿白皮药材名称椿白皮拼音Chūn Bái Pí别名香椿皮(《经验方》),春颠皮(《分类草药性》)。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全年均可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