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经穴别名。即气海。《灵枢·九针十二原》:“肓之原,出于脖胦。”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丁香蓼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八邪之一。《奇效良方》:“下都二穴,在手无名指、小指本节后岐骨间,一名中渚也,中渚之穴本在液门下五分。治手臂红肿,针入一分,可灸五壮。”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又称蛇缠虎带,即缠腰火丹,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淋症而见小便夹血者。《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血淋者,是热淋之甚者,则尿血,谓之血淋。”《圣济总录·血淋》:“下焦受热,则气不宣通,故溲便癃闭而成淋也。热甚则搏于血脉,血得热则流行入于胞中,
【介绍】:明代藏医学家。著有《后续医典释解心明海》。
见《福建中草药》。为白鱼尾之别名,详该条。
《卫生宝鉴》卷十一方。桔梗二两,甘草一两半,防风半两,枳壳二钱半。为末,每服三钱,加酥如枣大,搅匀,水煎,食后服。治风热攻冲会厌,语声不出,咽喉妨闷肿痛。
五善之一。口和不渴,小便清长者为肾善(见《外科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