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垂盆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经效产宝》。即临产。因古代产妇临产时,有的是坐在草蓐上分娩,故名。
即接经行气法。见该条。
见《南京民间药草》。为半枝莲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称积结泻。因饮食积滞而致。《张氏医通·大小府门》:“积滞泄泻,腹必绞痛方泄者是也,平胃散加磨积药。”参见食积泄泻条。
即清热开窍。详该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六。即痘风疮。详见小儿痘风疮该条。
即辛开苦泄。详该条。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可表现为多种症状。《医学入门·痫》:“心痫,面赤,口张,摇头,马嘶。”《景岳全书》卷四十一:“面赤目瞪,吐舌啮唇,心烦气短,其声如羊者曰心痫。”《医林绳墨》卷六以痫症因惊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夜关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