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黄楝树

黄楝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楝树

药材名称黄楝树

拼音Huánɡ Liàn Shù

别名黄连

来源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黄连Pistacia chinensis Bunge,以树皮入药。全年采树皮,夏秋采叶,晒干。

性味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痢疾,皮肤瘙痒,疮痒。

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粉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黄楝树

药材名称黄楝树

拼音Huánɡ Liàn Shù

出处本品以黄楝树为名始载于《救荒本草》。《植物名实图考》以"黄连木"名录着于卷三十七木类并附图一帧:“黄连木,江西、湖广多有之。大合抱,高数丈,叶似椿而小。春时新芽微红黄色,人竞采取腌食,曝以为饮,味苦回甜如橄榄,暑月可清热生津……”根据所述与附图,其原植物与本种一致。

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黄连木的叶芽、叶或根、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集叶芽,鲜用;夏、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根及树皮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黄连木 落叶乔木,高达20m以上。树皮暗褐色,呈鳞片状剥落;幼枝灰棕色,具细小皮孔,疏被柔毛或近无毛;冬芽红色,有特殊气味。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7对;小叶柄长1-2mm;小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0cm,宽1.5-2.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偏斜,全缘,两面主脉间有细微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排成密集总状花序,长5-8cm,花的基部具小苞片2,萼片1-2,雄蕊3-5,花丝短,长不到0.5mm,花药长圆形,大,长约2mm;雌花排成疏散圆锥花序,长18-20cm,花小,无花瓣;子房上位,球形,无毛,径约0.5mm,花柱极短,柱头3,厚肉质,红色。核果倒卵状球形,略压扁,径约5mm,成熟时紫红色,干后具纵向细条纹,先端细尖。花期3-4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3550m的低山、丘陵、石山林或平原。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黄连木为阳性树,稍耐半阴,畏寒忌湿。对土壤要求不严。深根性,萌发力强,生长慢,寿命长,耐二氧化碳和烟尘。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种子宜沙藏3个月以上播种,或者秋播。

性味苦;涩;寒

功能主治清暑;生津;解毒;利湿。主暑热口渴;咽喉肿痛;口舌糜烂;吐泻;痢疾;淋证;无名肿毒;疮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西奄)食,叶芽适量。外用:适量,捣汁涂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救荒本草》:“黄楝树,生郑州南山野中。叶似初生椿树叶而极小,又似楝叶,色微带黄,开花紫赤色,结子如豌豆大,生青,熟亦紫赤色。”2.《纲目拾遗》:“黄练芽,春初采嫩芽。小儿生食之,取其清香可口,味带苦涩如黄连,故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瓜核

    药材名称金瓜核拼音Jīn Guā Hé别名瓜子金(《广州植物态》),望水王仙桃、乳汁藤(《广西药植名录》),瓜子核、树上瓜子、眼树莲、瓜子藤(《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石仙桃、小耳环、上树瓜

  • 庐山石韦

    药材名称庐山石韦拼音Lú Shān Shí Wéi英文名Shearer’s Felt Fern Leaf别名大石韦、光板石韦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Pyrrosia s

  • 黄藤叶

    药材名称黄藤叶拼音Huánɡ Ténɡ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防己科植物黄藤的叶片。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苦,寒。"功能主治①《南宁市药物志

  • 五眼果树皮

    《中药大辞典》:五眼果树皮药材名称五眼果树皮拼音Wǔ Yǎn Guǒ Shù Pí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漆树科植物南酸枣的树皮。全年可采。原形态南酸枣,又名:酸枣、酸醋树。落叶

  • 石龙芮子

    《中药大辞典》:石龙芮子药材名称石龙芮子拼音Shí Lónɡ Ruì Zǐ别名鲁果能、地椹(《本经》),天豆(《吴普本草》),石能(《别录》),芮子(《本草拾遗》)。出处

  • 草果

    《中国药典》:草果药材名称草果拼音Cǎo Guǒ英文名FRUCTUS TSAOKO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

  • 蒲州豉

    药材名称蒲州豉拼音Pú Zhōu Chǐ出处《本草拾遗》性味①《本草拾遗》:"味咸,无毒。"②《纲目》:"咸,寒,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拾遗》:&qu

  • 桑叶露

    《中药大辞典》:桑叶露药材名称桑叶露拼音Sānɡ Yè Lù别名上清(《石药尔雅》)。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桑叶的蒸馏液。功能主治《金氏药帖》:"治目疾红筋,去风

  • 豆根木蓝

    药材名称豆根木蓝别名山扫帚、山花子来源豆科木蓝属植物花木蓝Indigofera Kirilowii Maxim. ex Palibin,以根入药。春秋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

  • 天竺黄

    《中国药典》:天竺黄药材名称天竺黄拼音Tiān Zhú Huánɡ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