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黄液上冲

黄液上冲

病证名。指黑睛黄仁间积脓的病证。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又名黄膜上冲推云内推云。多因风热火毒外伤失治等引起。证见黑睛与黄仁之间下份,出现黄色或黄绿色脓液,有明显之脓平面,头眼剧痛,羞明难睁,抱轮红赤,泪热如汤,视力锐减。失治则脓液向上漫涨,甚者全掩瞳神,故名黄液上冲。重者可导致全眼珠灌脓失明。本症可见于凝脂翳瞳神缩小、真睛破损等病,相当于今之前房积脓。治宜祛风清热,泻火解毒,用通脾泻胃汤羚羊角饮子犀角地黄汤,酌加银花连翘蒲公英、败酱等清热解毒药物。

猜你喜欢

  • 紫顶龙芽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马鞭草之别名,详该条。

  • 急性胰腺炎

    急腹症之一。系胰腺的急性炎症。多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外感风寒湿邪或蛔虫内扰,手术损伤等因素而致。症见上腹部突发性剧痛,痛引肩背,伴发热,恶心呕吐,便秘尿黄。如湿热炽盛,熏蒸胆汁外溢,可见黄疸;热盛毒

  • 朱沛文

    【生卒】:十九世纪中叶【介绍】:清末医家。字少廉,又字绍溪。广东南海人。出身世医,自幼从父学医,奋力研读自《内经》、《难经》以下多种医书及有关文献,包括当时传入之西医书,并曾到西医院观看人体解剖。积多

  • 养心莲

    见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为蜘蛛香之别名,详该条。

  • 厥深热深

    证名。亦作热深厥深。指热厥证热邪越深伏,手足越厥冷。由于热伏于里,不能向外透达所致。《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

  • 胎前暑泻

    病证名。明·赵献可《邯郸遗稿》:“胎前暑泻,以胃苓汤加香薷、扁豆、煎好冷服。”即妊娠暑泻。详该条。

  • 蜞蜍著人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即蛭食。详该条。

  • 足不收

    证名。指两足软弱,行走时收引无力,举步艰难。《灵枢·经脉》:“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素问·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多因脾肾气虚,精血不足所致。本证

  • 气分热

    热之在气分者,一般以实热为多。参见气分证条。属虚热者,宜清心莲子饮,或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之类。

  • 代甲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即代指,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