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黑疔

黑疔

病名。①系指牙龈生疔色黑。多由阳明火毒、或大肠经湿热薰蒸而成。为疔生于牙缝龈肉上,其色黑,且麻木而痒,或破溃后流脓血,疼痛甚剧,连及腮项。“牙疔牙缝胃火成,大肠湿热亦可生。肿如粟米连腮痛,若兼麻痒即黑疔。”(《医宗金鉴》卷六十五)。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外吹清咽利喉散。参见牙疔条。②系指耳内生疔。多由火毒上炎致疔生于耳内,形如花椒子,根脚深,色黑,疼痛如刺,痛引腮脑。《外科正宗》卷四:“黑疔生于耳窍之内,黑硬腐烂,破流血水,疼及腮颧。”治宜解毒泻火。可选用五味消毒饮、龙胆泻肝汤等加减。或服蟾酥丸

猜你喜欢

  • 原地踏步

    练功方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两手叉腰或一手扶台(或椅),交替提腿作踏步运动。适用于治疗膝、踝部疾患。

  • 外科辑要

    书名。4卷。清·邵澍辑于1829年。本书以辑录外科治疗方剂为主,不按病名分类,只记各方的适应症,缺乏论述和发挥。

  • 感冒胁痛

    病证名。《症因脉治》卷一:“感冒胁痛之症,并无时行传染,因自冒风寒,先见恶寒发热,胁痛耳聋,呕而口苦,此伤寒少阳经胁痛症也。若寒热已除,后乃胁痛干呕,此表解里未和,热邪痰饮之症。”又:“感冒胁痛之治,

  • 胃热呕吐

    证名。见《金匮翼·呕吐统论》。又称胃火呕吐、热呕。详热呕、胃火呕吐条。

  • 白喉治法忌表抉微

    书名。又名《白喉忌表抉微》、《白喉治法抉微》。1卷。清·耐修子撰。刊于1891年。作者参考郑梅涧、张绍修二家治法,结合个人经验撰成此书。书中反对用发表之剂治疗白喉,推崇养阴清肺之法。并介绍了若干验方。

  • 何游

    【介绍】:清代医家。号澹庵。丹徒(今江苏镇江附近)人。世医出身,其先人何彦澄、何仁源、何绳源等,皆以医名。其父何金琇,亦以医名。游家藏医书甚多,继家学,通内、外、针灸等科,在当地颇有名望,常至外省出诊

  • 半边伞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赤车使者之别名,详该条。

  • 沙眼

    病名。即椒疮。详该条。

  • 午夜

    亦称子夜。指子时。详十二时条。

  • 赤柽柳

    见《本草备要》。即柽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