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肺疳。见该条。
女子阴道前庭与会阴之间的部分。《身经通考·身经问答》:“下极之前,男为阴廷,女为窈漏。”
脏象著作,1卷。清·刘廷桢(铭之)著,刊于1897年。作者认为自《灵枢》《素问》《甲乙经》而下,所载骨数散见错出,其能融合贯通者少见,不唯骨数未免于失实,图论亦或有相悖、讹误者。因就坦尸掩埋之机,从旁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九。系指咽喉一侧或二侧生瘤肿起,形如龙眼,顶大蒂小者。多由肺经蕴热或肝气郁结所致。《医宗金鉴》卷六十六:“喉瘤郁热属肺金,多语损气相兼成,形如元眼红丝裹,或单或双喉旁生。”《
见《安徽中草药》。即棉花壳,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为无头疽生胁部腋下三寸者。多因忧思太过,肝胆两伤而成。初起坚硬,肿而不红,日久方溃。脓稠色白者顺;如豆浆水者逆。治法同无头疽,若疮口有呼吸声出,此为内膜透,即灸阳陵泉,兼服护
①见《中药志》。为海风藤之别名。②见《广西中草药》。为假蒟之别名。各详该条。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合阴阳方》。即阴蒂。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即下疳。见该条。
冲脉病误治变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冲脉病源流》:“汗之必寒起,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晕恶寒,食则反吐,谷不能进。下之腹胀满,卒起头晕,食则清谷不化,心下痞,皆冲气犯肾,肾受其害,且肾主五液,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