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丸

《中国药典》:龙胆泻肝丸

药方名称龙胆泻肝丸

处方龙胆120g柴胡120g黄芩60g栀子(炒)60g泽泻120g 关木通60g车前子(盐炒)60g当归(酒炒)60g地黄120g 炙甘草60g

性状为暗黄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龙胆泻肝丸

药方名称龙胆泻肝丸

处方龙胆草2两,栀子3两,胡连1两6钱,木通2两,泽泻3两,熟军1两6钱,甘草2两,车前子3两,当归3两,生地3两,柴胡1两5钱。

制法上为细末,水打小丸。

功能主治泻肝胆之热,清肠胃,利便,助消化。主

用法用量每次服3钱重,白开水送下,每日早晚各1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

《眼科临证笔记》:龙胆泻肝丸

药方名称龙胆泻肝丸

处方龙胆草2两,柴胡4钱,当归8钱,泽泻8钱,木通6钱,蝉蜕3钱,车前子5钱,栀子7钱,黄芩7钱,生地1两,甘草4钱。

制法水为丸。

功能主治蟹睛症(虹膜凸出)、鱼子石榴症(滤泡性结膜炎)。

用法用量每服3钱。

摘录《眼科临证笔记》

猜你喜欢

  • 附子茯苓汤

    药方名称附子茯苓汤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7枚,赤茯苓(去黑皮)3两,槟榔24枚,母姜5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两,桂(去粗皮)3两,桔梗(炒)4两,白术4两,吴茱萸(汤浸,焙干)1两。制法上锉

  • 雷公丸

    药方名称雷公丸处方雷丸(熬)橘皮桃仁各37.5克 狼牙45克贯众3枚 芫荑青葙子干漆(熬)各30克 乱发如鸡蛋大(烧)僵蚕20枚(熬)制法上十味,捣筛,蜜丸。功能主治清热驱蛔。治心劳发热,腹中有蛔虫。

  • 导亦承气汤

    药方名称导亦承气汤处方赤芍3钱,细生地5钱,生大黄3钱,黄连2钱,黄柏2钱,芒消1钱。功能主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用法用量水5杯,煮取2杯,先服1杯;不下再服。摘录《温病

  • 炼阴丹

    药方名称炼阴丹别名安息香丸处方玄胡索1两,海藻1两,昆布1两,青橘皮1两,胡芦巴1两,茴香1两,川楝肉1两,马蔺花(醋炒)1两,木香半两,大戟(醋炙)1分,阿魏1分,硇砂1分,安息香1分,酒1分,醋1

  • 小儿清热片

    药方名称小儿清热片处方黄柏117.6g灯心草23.5g栀子117.6g钩藤47g雄黄47g黄连70.6g朱砂23.5g龙胆47g黄芩117.6g大黄47g薄荷素油0.47g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

  • 半提丹

    药方名称半提丹处方红升丹加珍珠散。功能主治收口。主疮疡。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 固涎散

    药方名称固涎散处方桑螵蛸30g,菖蒲9g,远志9g,五味子9g,山茱萸12g,龟版15g,五倍子9g,当归9g,茯苓9g,人参9g(煎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健脾安神,收涩止涎。主小儿多涎症。用法

  • 六君子煎

    药方名称六君子煎处方党参3钱,白术2钱,茯苓2钱,炙甘草1钱,陈皮2钱,法夏2钱(研)。功能主治虚痰喘促。用法用量生姜3片为引。摘录《医门八法》卷二

  • 化瘀止血汤

    药方名称化瘀止血汤处方丹参、赤芍、茜草、三七、降香。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血降逆。主胃脘血瘀吐血,血色紫,挟有瘀块,多伴胃脘刺痛,疼处固定,拒按,面色暗晦,脉涩。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 和痛汤

    药方名称和痛汤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芍(酒炒)1钱,熟地1钱,玄胡索7分,香附5分,青皮(炒)5分,桃仁(去皮)3分,红花3分,泽泻5分。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小产心腹痛。用法用量方中泽泻,《东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