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三叉凤尾蕨

三叉凤尾蕨

药材名称三叉凤尾蕨

拼音Sān Chā Fènɡ Wěi Jué

英文名all-grass of Wallich's Brake

别名老泻风、凤尾草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西南凤尾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s wallichiana Agard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2m。根茎长,横走,先端有卵状披针形鳞片。叶纸质,近生,一型;叶柄长60-120cm,红褐色,粗大如指,腹面扁平,有浅纵沟;先端三叉状,中间1枚最大,有1个二回羽裂的羽片,两侧再分叉各具1个二回羽裂的裂片;中间羽片椭圆形,长55-70cm,宽22-30cm,先端尾状,单数二回羽状分裂;羽片约20对,互生或近对生,线状披针形,先端尖或呈尾状,羽状深裂,长14-16cm,宽2.5-3cm;裂片20-25对,镰形,边缘不育处有小钝齿,背面黄棕色节状短毛;叶脉羽状,侧脉二叉状,沿小羽轴两侧形成1行狭长网眼。孢子囊群线形,沿裂片近中部的叶缘分布;囊群盖同形,全缘,膜质,黄棕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000m的林下沟谷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根茎含蕨素(pterosin)B、C,β-谷甾醇棕榈酸酯(β-sitosteryl palmit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地上部分含异蕨甙 (isopteroside)C、D,蕨甙(pteroside)D、Q,1R,2R,3R-1,3-二羟基-2,5,7-三甲基-6羟乙基-茚满烷-1-O-β-D-葡萄糖甙(1R,2R,3R-1,3-dihydroxy-2,5,7-trimethyl-6-hydroxyethyl-indane-1-O-β-D-glucoside)和3-羟基-6-羟甲基-2,5,7-三甲基-1-茚满酮(3-hydroxy-6-hydroxymethyl-2,5,7-trimethylindan-1-one)。

性味微苦;涩;凉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止痢;定惊;止血。主痢疾;小儿惊风;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微苦、涩,性凉。有清热止血的功能。用于痢疾、惊风及外伤出血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贯众

    《中药大辞典》:贯众药材名称贯众拼音Guàn Zhònɡ别名萹苻、泺(《尔雅》),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符(《本经》),贯中、贯钟、贯来、渠母、伯芹、药渠、黄钟(《吴普本草》)

  • 痢止蒿

    《中药大辞典》:痢止蒿药材名称痢止蒿拼音Lì Zhǐ Hāo别名止痢蒿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痢止蒿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净,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匐枝横走,节

  • 公母草

    药材名称公母草拼音Gōnɡ Mǔ Cǎo别名四方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棱萼母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 oblonega (Benth.)Merr. Et Chun[Van

  • 九龙藤叶

    《中药大辞典》:九龙藤叶药材名称九龙藤叶拼音Jiǔ Lónɡ Ténɡ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龙须藤的叶。功能主治熏洗退膜翳。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茶子心

    药材名称茶子心拼音Chá Zǐ Xīn别名油茶籽(《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秋季采收。原形态油茶(《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又名:楂(《农政全书》),梣树

  • 艾片

    药材名称艾片拼音ài Piàn别名艾脑香(《现代实用中药》),艾粉、结片(《药材资料汇编》)。出处《增订伪药条辨》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纳香叶片的加工品。植物形态参见"艾纳香&

  • 东廧子

    药材名称东廧子拼音Dōnɡ Sè Zǐ别名沙蓬米、沙米、登相干、登粟、吉刺儿出处出自1.《本草拾遗》。2.《康熙几暇格物编》:沙蓬米,凡沙地皆有之,鄂尔多斯所产尤多。枝叶丛生如蓬,米似胡麻而小。作为粥

  • 水马齿苋

    药材名称水马齿苋拼音Shuǐ Mǎ Chǐ Xiàn别名碌耳草、水泉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节节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tala indica(Willd)Koehne[Peplis i

  • 虱草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虱草花药材名称虱草花拼音Shī Cǎo Huā来源菊科虱草花Pulicaria insignis Drum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凉。功能主治镇咳舒肝,清血热,透骨

  • 赤火绳

    《全国中草药汇编》:赤火绳药材名称赤火绳拼音Chì Huǒ Shénɡ别名火绳树、接骨丹、火素树来源梧桐科赤火绳Eriolaena malvacea (Levl.)Hand.-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