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三叶委陵菜

三叶委陵菜

药材名称三叶委陵菜

拼音Sān Yè Wěi Línɡ Cài

别名三爪金、地蜘蛛(《贵州草药》),三片风、软梗蛇扭、三张叶、地风子、白里金梅、烂苦春、独立金蛋、三叶蛇子草、三叶蛇莓(《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铁秤砣、地蜂子(《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三叶委陵菜全草。夏季采收开花的全草,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主根短而粗,状如蜂子,须根多数。茎细长柔软,有时呈匍甸状;有柔毛。3出复叶;基生叶的小叶椭圆形、矩圆形或斜卵形,长1.5~5厘米,宽1~2厘米,基部楔形,边缘有钝锯齿,近基部全缘,下面沿叶脉处有较密的柔毛;叶柄细长,有柔毛;茎生叶小叶片较小,叶柄短或无;托叶卵形,被毛。总状聚伞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有柔毛;花梗上有小苞片;花小,少数,直径10~15毫米,黄色;副萼5,线状披针形,萼5,卵状披针形,外面均被毛;花瓣5,倒卵形,顶端微凹;雄蕊多数,雌蕊多数,花柱侧生;花托稍有毛。瘦果小,黄色,卵形,无毛,有小皱纹。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于向阳山坡或路边草丛中。分布四川、湖南、河北、江苏、浙江、福建等地。

性味苦,微寒。

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微寒,味苦。"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性微温,味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治骨结核,口腔炎,瘰疬,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敛疮止血。"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散瘀血,消瘰疬。治跌打损伤。"

③《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清热解毒,消肿,镇痉。治痈肿疔疮,痔疮,蛇虫咬伤,小儿惊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浸酒。外用:捣敷、煎水洗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骨结核:三叶委陵菜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②治口腔炎:三叶委陵菜二至三钱。水煎服。

③治外伤出血:三叶委陵菜捣烂外敷。(①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蛇头疗:三叶委陵菜加食盐捣烂,敷患处。(苏医《中草药手册》)

⑤治痔疮:三叶委陵菜洗净,捣烂,冲入沸水浸泡,趁热坐熏。(苏医《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石栗叶

    《中药大辞典》:石栗叶药材名称石栗叶拼音Shí Lì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石栗的叶。全年可采,晒干。原形态形态详"石栗子"条。生境分

  • 海仙花

    药材名称海仙花拼音Hǎi Xiān Huā别名三台花、三台红花、楼台草、古木草出处本品载于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云:"海仙花,生云南海边。紫茎独挺,繁花层缀,五瓣缺唇,娇红夺目。土人夏日持售于市,曰三

  • 烟胶

    《全国中草药汇编》:烟胶药材名称烟胶拼音Yān Jiāo来源为硝牛皮时熏烤出的挥发性油状物,冷凝后凝结于灶面的硬块。生境分部各地硝皮厂均产。功能主治杀虫燥湿。外治头疮,白秃,疥疮风癣,湿疹瘙痒等症。用

  • 毛青杠

    《中药大辞典》:毛青杠药材名称毛青杠拼音Máo Qīnɡ Gànɡ别名斩龙剑(《贵州民间方药集》),小紫金牛(《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红刺毛藤(《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贵州民间

  • 芦竹沥

    《中药大辞典》:芦竹沥药材名称芦竹沥拼音Lú Zhú Lì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茎秆经烧炙而沥出的液汁。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性寒,无毒。&

  • 毛叶三条筋

    《中药大辞典》:毛叶三条筋药材名称毛叶三条筋拼音Máo Yè Sān Tiáo Jīn别名黄脉山胡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樟科植物香面叶的根、叶、皮。全年可采。阴

  • 石上蕉

    药材名称石上蕉拼音Shí Shànɡ Jiāo英文名Triplicate Calanthe别名黎芦叶虾脊兰、山三棱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三褶虾脊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苡芭菊

    药材名称苡芭菊拼音Yǐ Bā Jú别名鹅不食草[广东]来源菊科苡芭菊Epaltes australis Les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辛,温。功能主治通鼻窍,止咳,用于风寒

  • 松节

    《全国中草药汇编》:松节药材名称松节拼音Sōnɡ Jié来源主要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其次为1.赤松(短叶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

  • 鲂鱼

    《中药大辞典》:鲂鱼药材名称鲂鱼拼音Fánɡ Yú别名鳊鱼(《日用本草》),平胸鳊(《脊椎动物分类学》),法罗鱼(《黑龙江流域鱼类》)。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三角鲂的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