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三叶金锦香

三叶金锦香

药材名称三叶金锦香

拼音Sān Yè Jīn Jǐn Xiā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三叶金锦香的根及果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beckia mairei Craib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鲜用或根切片,果枝切碎晒干。

原形态高0.8-1.2m。茎通常六棱形,被平展的糙伏毛,通常无分枝,叶通常3枚轮生;叶柄长4-5mm,密被糙伏毛;叶片坚纸质,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钝或近圆形,长6-13cm,宽2-3.2cm,全缘,具缘毛,两面被糙伏毛,5基出脉,叶面基出脉下凹,侧脉不明显,背面基出脉明显,隆起,侧脉微隆起,仅脉上被毛,其余具不甚明显的小突起。稀疏的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顶生,分枝上各节常仅有1花发育,似总状花序,长约21cm;苞片卵形或广卵形,具缘毛,外面脊上有极少的糙伏毛,里面无毛;花梗短,长1-1.5mm;花萼长约2cm,被多轮的刺毛状有柄星状毛及星状毛,裂片4,三角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细长渐尖,长约1cm,具缘毛,有纵脉1条,仅脉上被疏刺毛;花瓣红紫色,广卵形,先端钝,长约1.3cm,仅上部具刺毛状缘毛;雄蕊常偏向1侧,花丝较花药略短,花药具长喙,喙长为花药长的3/5,药隔基部微膨大伸展呈盘状;子房长卵形,先端具1圈短刚毛,上部密被糙伏毛,其余无毛。蒴果长卵形,4纵裂,长约1cm,直径约6mm,上半部被糙伏毛;宿存萼长坛状,中部略上缢缩,先端平截,具纵肋,长约1.3cm,具刺毛状有柄星状毛。花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900m的次生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性味味甘;涩;性平

功能主治补肾;止泻;止血。主肾虚腰痛;泄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蕺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蕺叶秋海棠拼音Jí Yè Qiū Hǎi Tánɡ英文名Limpricht Begonia别名血染叶,七星花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蕺叶秋海棠的带恨茎全草。

  • 海鹞鱼齿

    《中药大辞典》:海鹞鱼齿药材名称海鹞鱼齿拼音Hǎi Yào Yú Ch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魟科动物赤魟等的牙齿。性味《本草拾遗》:"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拾

  • 扁竹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竹根药材名称扁竹根拼音Biǎn Zhú Gēn别名蝴蝶花、铁扁担、豆豉叶根来源鸢尾科鸢尾属植物蝴蝶花Iris japonica Thunb.,以全草和根状茎入药。四季均

  • 苦甘草

    药材名称苦甘草拼音Kǔ Gān Cǎo别名苦豆根(《内蒙古中草药》)。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苦豆子的根。夏、秋采挖,切片,晒干。生境分部产内蒙古。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稍弯曲,一般切成长约

  • 苦瓜根

    《中药大辞典》:苦瓜根药材名称苦瓜根拼音Kǔ Guā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根,夏、秋采收。性味苦,寒。①《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②《闽

  • 狗骨节

    《中药大辞典》:狗骨节药材名称狗骨节拼音Gǒu Gǔ Jié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西南冷水花的根。秋、冬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形态详"石筋草"条。性味味

  • 木蝴蝶

    《中国药典》:木蝴蝶药材名称木蝴蝶拼音Mù Hú Dié来源本品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 (L.)Vent.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

  • 美丽桐

    药材名称美丽桐拼音Měi Lì Tónɡ别名石牡丹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美丽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ightia speciosissima (D. Don) Merr.[Gmelinia

  • 细穗石松

    药材名称细穗石松别名树胡须、树灵芝来源蕨类石松科细穗石松Lycopodium phlegmaria L.,以全草入药。原形态云南性味淡,凉。功能主治祛风止痛,解毒消肿。主治跌打劳伤,风湿疼痛,高热,水

  • 蜇虫

    药材名称蜇虫拼音Zhē Chónɡ英文名Ground Beetle别名地鳖、土鳖、过街、簸箕虫、蚵蚾虫、地鳖虫、地蜱虫、地乌龟、土元、土鳖虫、臭虫母、盖子虫、土虫、节节虫、蚂蚁虎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