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三棱草

三棱草

药材名称三棱草

拼音Sān Lénɡ Cǎo

别名三方草三棱马尾、仙鹤草(《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贵州民间药》

来源莎草科植物有喙红苞薹带根全草。7~8月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短,横生。秆簇生,高20~60厘米,三棱形。叶片线形,常与秆等长,宽约6毫米;有叶鞘。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通常长10~15厘米;小穗3~10,雄性小穗顶生,稍纤弱,长2~5厘米;雌性小穗侧生,圆柱形,长2.5~5厘米;鳞片覆瓦状排列,雌花的鳞片卵形,淡褐色,有脉3条,脊延伸成一长尖头;雄蕊3;花柱2裂;囊苞卵形,有短喙,褐色。小坚果淡褐色,三棱形。抽穗期夏秋。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丛中。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各地。

性味性平,味辛,无毒。

功能主治催生,解表。治妇人难产,小儿痧疹不出。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1~2两)。

复方治小儿痧疹不出:三棱草二钱,三春柳二钱,鱼鳅串二钱,香樟皮一钱,芫荽一钱。煎水服,每次一汤匙,日服三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金毛木通

    药材名称金毛木通拼音Jīn Máo Mù Tōnɡ别名风藤草(《滇南本草》),花木通、金丝木通(《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毛铁线莲的茎藤。秋季采收。

  • 獐肉

    《中药大辞典》:獐肉药材名称獐肉拼音Zhānɡ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獐的肉。原形态獐(《吕氏春秋》),又名:麕(《诗经》),麇(《说文》),麏(《经典释文》),河麂。体长约1米,

  • 黄脚鸡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脚鸡药材名称黄脚鸡拼音Huánɡ Jiǎo Jī别名竹根假万寿竹、十样错、玉竹[贵州]来源百合科假万寿竹属植物竹根假万寿竹Disporopsis perryi (Hua

  • 白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桂药材名称白桂拼音Bái Guì别名三股筋、滇新樟来源樟科白桂Neocinnamomum yunnanense H. Liou,以树皮、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阿月浑子

    药材名称阿月浑子拼音ā Yuè Hún Zǐ别名胡棒子、无名子。出处阿月浑子始载于《本草拾遗》,云:“阿月浑子……生西国诸蕃,云与胡榛子同树,一岁棒子,二岁浑子也。”《纲目》亦录着,引《海药本草》云:

  • 铺地罗伞

    药材名称铺地罗伞拼音Pū Dì Luó Sǎn别名贴地空、嗽痨草、落地金牛、毛虫药、毛虫药公、老虎舌、毛脚皮皮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莲座紫金牛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prim

  • 交连假瘤蕨

    药材名称交连假瘤蕨拼音Jiāo Lián Jiǎ Liú Jué英文名Rhizome of Joined Phymatopsis别名金鸡脚出处始载于《蕨类名同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交连

  • 蔛草

    药材名称蔛草拼音Hú Cǎo别名蔛荣、蔛菜(《唐本草》),接水葱(《七卷食经》),鸭仔菜、黑菜、合菜(《福建中草药》)。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雨久花科植物少花鸭舌草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原

  • 甘菊花露

    药材名称甘菊花露拼音Gān Jú Huā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菊花的蒸馏液。原形态形态详"菊花"条。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甘苦:微寒,无毒。

  • 牛西西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西西药材名称牛西西拼音Niú Xī Xī来源为蓼科酸模属多种植物的统称。除皱叶酸模、羊蹄和齿果酸模外,尚有巴天酸模Rumex patientia L.,乳突叶酸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