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三角风

三角风

药材名称三角风

拼音Sān Jiǎo Fēnɡ

别名爬山虎(《广州植物志》),异叶地锦、小叶红藤(《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吊岩风、三皮风(《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葡萄科植物大叶爬山虎。全年可采。

原形态秃净藤本,借短而分枝的吸盘状卷须攀附于石上或树木上。叶形多种,在幼枝上的为单叶,心状卵形或心状圆形,宽2~4厘米,有锯齿;在老枝或花枝上的具长柄,为指状3小叶,小叶具极短的柄,近革质,侧生的基部极偏斜,卵形至阔披针状卵形,长5~10厘米,先端渐尖,边缘有尖锐或不规则的锯齿,两面均秃净。聚伞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具柄,为伞房花序式排列,短于叶,多次2~3歧分枝;花长约3毫米,5数,有时4数;子房卵形,上部收缩而成一短的花柱。浆果熟时黑色,直径约6毫米,被白粉。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我国南部均有分布。

性味苦,温。

①《贵州民间药物》:"苦涩,无毒。"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甘微涩,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血,解毒。治风湿痹痛,偏头痛,风湿疮毒,骨折。

①《贵州民间药物》:"祛风,解毒,接骨。"

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疖毒,创伤。"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止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煎水洗或磨汁涂。

复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异叶地锦藤茎或根一两,石吊兰一两。炖猪脚爪连服三至四次。

②治偏头痛:异叶地锦根一两,防风三钱,川芎二钱。水煎服,连服三至四剂。

③治便血:异叶地锦藤茎、黄酒各一斤,加适量水煎,一天服四次,分两天服完。

④治带状疱疹,异叶地锦根磨汁外涂。(①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接骨:三角风根、倒触伞根(即白泡刺根)、白蜡树根皮各一把。拌苦酒糟,捣绒,炒热外包,酌情换药。(《贵州民间药物》)

⑥治风湿疮毒:三角风根五钱,野花椒四钱,石菖蒲四钱,老陈艾三钱,枫香果四钱,金银花藤四钱。熬浓汁,洗全身。(《贵州民间药物》)

⑦治疖毒、创伤:三角风根皮加苦参、野桑根等捣烂,拌和酒糟或黄酒,做成饼状,烘热敷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小地扭

    《中药大辞典》:小地扭药材名称小地扭拼音Xiǎo Dì Niǔ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小地扭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小草本,高6~13厘米。茎直立,方形,棱上有细短柔毛。叶对

  • 虎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掌草药材名称虎掌草拼音Hǔ Zhǎnɡ Cǎo别名溪畔银莲花、白花虎掌草、见风青、见风黄、蜜马常、汉虎掌、野棉花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B

  • 大叶青木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青木香药材名称大叶青木香拼音Dà Yè Qīng Mù Xiāng别名土防己、青木香[四川]来源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川南马兜铃Aristolochia austroszech

  • 大一面镙

    药材名称大一面镙别名白毛草来源为苦苣苔科卷丝苣苔属植物大叶镙Didissandra sesquifolia Clarke,以全草入药。春夏采挖,鲜用或晒干。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益气,补肾,固精。用

  • 假酸浆子

    药材名称假酸浆子拼音Jiǎ Suān Jiānɡ Zǐ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假酸浆的种子或果实。秋季采收。化学成分种子含油18.6%,其中饱和住房酸11.1%、亚油酸20.8%、油酸64.4%

  • 黔桂醉魂藤

    药材名称黔桂醉魂藤拼音Qián Guì Zuì Hún Ténɡ别名野豇豆、老鸦花(《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广西植物名录》来源为萝藦科植物黔桂醉魂藤

  • 锯锯藤

    《中药大辞典》:锯锯藤药材名称锯锯藤拼音Jù Jù Ténɡ别名猪殃殃,桑恣噶尔布(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锯锯藤的全草。6~8月采收。洗净,切段,

  • 山蓼

    药材名称山蓼拼音Shān Liǎo别名酸浆菜、肾叶山蓼来源蓼科山蓼Oxyria digyna (L.)Hi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南、西北等地区。性味酸,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治肝气不舒,肝炎,

  • 萹蓄

    《中国药典》:萹蓄药材名称萹蓄拼音Biǎn Xù英文名HERBA POLYGONI AVICULARIS别名扁蓄、大萹蓄、鸟蓼、扁竹、竹节草、猪牙草、道生草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萹蓄Polygo

  • 草石蚕

    《中药大辞典》:草石蚕药材名称草石蚕拼音Cǎo Shí Cán别名石蚕(《本草图经》),石奇蛇(《生草药性备要》),石祁蛇(《岭南采药录》),白伸筋、石伸筋(《江西民间草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