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两色乌头

两色乌头

药材名称两色乌头

拼音Liǎnɡ Sè Wū Tóu

英文名both chrimato- Monkshood

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两色乌头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alboviolaceum Kom。

采收和储藏:春、务季采挖,剪去残茎,去除泥土,晒干。

原形态两色乌头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 长10-15cm。茎缠绕,长1-2.5m,疏被反曲的短柔毛。叶互生;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柄长达20cm;叶片五角状肾形,长6.5-12cm,宽9.5-22cm,基部心形,3深裂至近中部,中央深裂片菱形,侧深裂片不等2浅裂,浅裂片上部不明显3浅裂,边缘具粗牙齿,两面疏被短伏毛。总状花序,长6-14cm,具花3-8朵;花序轴及花梗密被伸展的短柔毛;苞片线形,长3-3.5mm;花梗长5-9mm;小苞片生花梗的基部或中部;两性花,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上萼片圆筒形,长1.3-2cm,喙短,稍向下弯,下缘长1-1.3cm,淡紫色,被伸展的柔毛;花瓣2,与上萼片近等长,距细,比唇长,拳卷,无毛;雄蕊多数,花丝全缘,无毛;心皮3,被毛或无毛。蓇葖果,长约1.2cm。种子多数,倒圆锥状三角形,长约2.5mm,生横狭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海拔350-1400m的山地林间谷地湿润处、林下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部。

化学成分根含两色乌碱甲、乙、丙、丁(alboviolaconitine A、B、C、D),还含北方乌头定碱(septentriodine),牛扁碱(lycaconitine),阿娃乌头碱(avadharidine),牛扁亭碱(puberaconitine),狼毒乌头碱(lycoctonine),两色乌头碱(albovionitine),洋翠雀碱(ajacine).

性味苦;温;有毒

归经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

注意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长白山区,民间用于止痛,获得一定疗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极丽马先蒿

    药材名称极丽马先蒿拼音Jí Lì Mǎ Xiān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极丽马先蒿的全草或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deicularis decorisima Diels采收和储藏:7-8月

  • 黔羊蹄甲

    《全国中草药汇编》:黔羊蹄甲药材名称黔羊蹄甲拼音Qián Yánɡ Tí Jiǎ别名马蹄叶来源豆科黔羊蹄甲Bauhinia lecomtei Gagnep.,以叶、根入药

  • 落花生枝叶

    《中药大辞典》:落花生枝叶药材名称落花生枝叶拼音Luò Huā Shēnɡ Zhī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枝叶。化学成分花生的地上部分含有多种挥发性成分,已确证

  • 盐麸根白皮

    药材名称盐麸根白皮拼音Yán Fū Gēn Bái Pí别名盐肤木根皮(《陕西中草药》)。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已去掉栓皮的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毛笋

    《中药大辞典》:毛笋药材名称毛笋拼音Máo Sǔn别名茅竹笋(赞宁《笋谱》)。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毛竹的苗。原形态毛竹,又名:猫头竹(《新安志》),江南竹(《汝南圃史》,猫竹、茅

  • 荃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荃皮药材名称荃皮拼音Quán Pí别名小柳拐、山救驾、毛叶探春来源木犀科黄素馨Jasminum giraldii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四川

  • 偏翅唐松草根

    药材名称偏翅唐松草根拼音Piān Chì Tánɡ Sōnɡ Cǎo Gēn别名马尾黄连(《药学学报》12(11):745~746,1965)。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偏

  • 臭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臭牡丹根药材名称臭牡丹根拼音Chòu Mǔ Dān Gēn别名臭枫根(《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根,9~10月间采收,晒干。性味辛苦,温

  • 美商陆

    药材名称美商陆拼音Měi Shānɡ Lù别名花商陆、野胭脂(《杭州药植志》),白癞鸡婆、白鸡腿(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杭州药植志》来源为商陆科植物美洲商陆的根、叶及种子。原形态多年生草

  • 香橼根

    药材名称香橼根拼音Xiānɡ Yuán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的根,9~10月采挖,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橼"条。化学成分含柠檬酸、苹果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