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中华短肠蕨

中华短肠蕨

药材名称中华短肠蕨

拼音Zhōnɡ Huá Duǎn Chánɡ Jué

英文名Chinese Twin-sorus Fern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中华短筋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antodia chinensis(Bak.) Ching[Asplenium chinense Bak.]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50-80cm或更高。根茎横生,顶端密被线状披针形鳞片,全缘。叶近生;叶柄长20-30cm,深禾秆色,仅基部被鳞片,向上光滑;叶片草质,卵状三角形,长35-60cm,基部宽25-45cm,顶端长渐尖并为羽裂,三回羽状;羽片12-16对,互生斜向上,有柄,长圆状披针形或狭长披针形,基部1对羽片最大,长约40cm,宽约12cm,先端尾状渐尖;小羽片互生,近平展,长圆状披针形,长5-8cm,基部宽1.5-2.3cm,先端渐尖,基部近截形,边缘下部羽状,向上深羽裂或几达小叶轴;末回小羽片或裂片长圆形,宽33.5-5mm,先端圆钝,边缘缺刻状或浅裂;叶脉在裂片上为羽状,每裂片有分叉的侧脉6-7对。孢子囊群线形或长圆形,单生于分叉侧脉的上侧一脉中部,每裂片有3-5对;囊群盖线形或长圆形,膜质,宿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550m的林下沟边或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微苦;涩;凉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主黄疸型肝炎;流行性感冒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味微苦、涩、性凉。有清热祛湿的功能。用于黄疸型肝炎、流感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代代花枳壳

    药材名称代代花枳壳拼音Dài Dài Huā Zhǐ Ké英文名Bitter Orange Fruit别名代代、代代圆、苏枳壳。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代代花Citrus aur

  • 粗糠柴

    药材名称粗糠柴拼音Cū Kānɡ Chái别名香桂树、香檀、痢灵树、吕宋楸荚粉[腺体粉末]来源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inensis (Lam.)Muell.-

  • 苜蓿根

    《中药大辞典》:苜蓿根药材名称苜蓿根拼音Mù Xu Gēn别名土黄耆(《食疗本草》)。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苜蓿或南苜蓿的根。化学成分紫苜蓿的根含糖类。根的分泌物中含氨基酸,其中有2

  • 大夜关门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夜关门药材名称大夜关门拼音Dà Yè Guān Mén别名羊蹄风、猪腰藤来源为豆科羊蹄甲属植物多脉羊蹄甲Bauhinia pernervosa L. Chen,以根和叶入药。秋季

  • 鼬瓣花根

    药材名称鼬瓣花根拼音Yòu Bàn Huā Gēn别名壶瓶花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鼬瓣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eopsis bifida Boenn.[G.tetrahit auct.

  • 野猪皮

    《中药大辞典》:野猪皮药材名称野猪皮拼音Yě Zhū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功能主治《纲目》:"烧灰,涂鼠瘘恶疮

  • 西南毛莨

    药材名称西南毛莨拼音Xī Nán Máo Lànɡ英文名Laef of Southwestern buttercup别名西南毛莨叶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莨科植物西南毛莨的地

  • 野丁香根

    《中药大辞典》:野丁香根药材名称野丁香根拼音Yě Dīnɡ Xiānɡ Gēn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桂丁香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丁香"条。性味涩微苦,凉。

  • 蕤仁

    《中国药典》:蕤仁药材名称蕤仁拼音Ruí Rén英文名NUX PRINSEPIAE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蕤核Prinsepia uniflora Batal . 或齿叶扁核木Prin

  • 褐云玛瑙螺

    药材名称褐云玛瑙螺拼音Hè Yún Má Nǎo Luó英文名African Snail别名东风螺、花螺、东风螺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玛瑙螺科动物褐云玛瑙螺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