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中华短肠蕨

中华短肠蕨

药材名称中华短肠蕨

拼音Zhōnɡ Huá Duǎn Chánɡ Jué

英文名Chinese Twin-sorus Fern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中华短筋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antodia chinensis(Bak.) Ching[Asplenium chinense Bak.]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50-80cm或更高。根茎横生,顶端密被线状披针形鳞片,全缘。叶近生;叶柄长20-30cm,深禾秆色,仅基部被鳞片,向上光滑;叶片草质,卵状三角形,长35-60cm,基部宽25-45cm,顶端长渐尖并为羽裂,三回羽状;羽片12-16对,互生斜向上,有柄,长圆状披针形或狭长披针形,基部1对羽片最大,长约40cm,宽约12cm,先端尾状渐尖;小羽片互生,近平展,长圆状披针形,长5-8cm,基部宽1.5-2.3cm,先端渐尖,基部近截形,边缘下部羽状,向上深羽裂或几达小叶轴;末回小羽片或裂片长圆形,宽33.5-5mm,先端圆钝,边缘缺刻状或浅裂;叶脉在裂片上为羽状,每裂片有分叉的侧脉6-7对。孢子囊群线形或长圆形,单生于分叉侧脉的上侧一脉中部,每裂片有3-5对;囊群盖线形或长圆形,膜质,宿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550m的林下沟边或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微苦;涩;凉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主黄疸型肝炎;流行性感冒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味微苦、涩、性凉。有清热祛湿的功能。用于黄疸型肝炎、流感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原蚕蛾

    《中药大辞典》:原蚕蛾药材名称原蚕蛾拼音Yuán Cán é别名晚蚕蛾(《日华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雄性全虫。于夏季,取雄性蚕蛾,以沸水烫死,晒

  • 文冠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文冠果药材名称文冠果拼音Wén Guàn Guǒ别名文冠木、文官果、土木瓜、木瓜、温旦革子来源无患子科文官果属植物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

  • 茅瓜叶

    药材名称茅瓜叶拼音Máo G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茅瓜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ena amplexicaulis (Lam.)Gandhi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

  • 车前

    药材名称车前拼音Chē Qián别名罘苜(《诗经》),马舄(《毛诗传》),当道(《本经》),陵舄(《列子》),牛舌草(陆玑《诗疏》),车前草、虾蟆衣(《尔雅》郭璞注),牛遗、胜舄(《别录》)

  • 水火麻

    药材名称水火麻拼音Shuí Huǒ Má别名水苏麻、玄麻、水苎麻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序叶苎麻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clidemioides Miq.var.diffus

  • 犁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犁头草药材名称犁头草拼音Lí Tóu Cǎo别名铧头草、犁铧尖、犁嘴草、箭头草、如意草、玉如意、耳钩草来源菫菜科菫菜属植物犁头草Viola japonica L

  • 三台红花

    《中药大辞典》:三台红花药材名称三台红花拼音Sān Tái Hónɡ Huā别名大罗伞、大常山、山利桐(《广西药植名录》),三百棒、山枇杷(《贵州草药》),火山麻、三台花(《云南中

  • 盒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盒果藤药材名称盒果藤别名假薯藤、水薯藤来源旋花科盒果藤Operculina turpethum (L.) Manso,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甘、微辛,平。功能主治利水消

  • 兰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兰香草药材名称兰香草拼音Lán Xiānɡ Cǎo别名山薄荷、莸、独脚球、蓝花草、酒药草、金石香、石上香、齿瓣兰香草来源为马鞭草科兰香草属植物兰香草Caryopteris

  • 小叶黑面叶

    药材名称小叶黑面叶拼音Xiǎo Yè Hēi Miàn Yè别名小柿子、地石榴、黑面叶、跳八丈、小叶山漆茎来源大戟科山漆茎属植物小叶黑面叶Breynia patens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