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丽子藤

丽子藤

药材名称丽子藤

拼音Lì Zǐ Ténɡ

英文名root of Yunan Dregea

别名滇假夜来香、白血藤、公公藤、奶浆藤、隔山撬

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丽子藤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egea yunnanensis (Tsiang) Tsiang et P.T.Li[Wattakaka yunnanensis Tsia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攀援灌木。全株具乳汁,除花冠和合蕊柱外,全株均被小茸毛。叶对生,纸质;叶柄长0.5-2.5cm,顶端具3-4个丛生小腺体;叶片卵圆形,长1.3-3cm,宽0.9-2.5cm,基部心形;侧脉每边约4条,在叶背突起。伞形状聚伞兵花序腋生,长达5cm,着花达15朵;花萼裂片卵圆形;内面基部具5个小腺体;花冠白色,副状,裂片长约5mm,具脉纹,边缘被缘毛;副花冠裂征肉质;花粉块长圆状,直立;子房被疏柔毛,花柱短圆柱状,柱头基部五角形,先端短2裂。蓇葖果披针形,长3.5-5cm,直径达7mm。种子卵圆形,长达7mm,宽约4mm,先端具长2cm的白色绢质种毛。花期4-8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0m以下的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四川、甘肃。

性味苦;辛;平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安神;健脾;接骨。主神经衰弱;食欲不振;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涩、性平。有祛风除湿、消食止痛的功能。用于风湿疼痛,小儿腹胀痛,胃痛和外伤肿痛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六轴子

    《中药大辞典》:六轴子药材名称六轴子拼音Liù Zhóu Zǐ别名土连翘(《本草从新》),山芝麻(《百草镜》),闹羊花子(汪连仕《采药书》),天芝麻(《杨氏便易良方》),羊踯躅果(

  • 花叶竹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叶竹芋药材名称花叶竹芋来源竹芋科花叶竹芋Maranta bicolor Ker,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微苦、辛,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消肿。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

  • 糯稻根须

    药材名称糯稻根须拼音Nuò Dào Gēn Xū别名稻根须(《药材资料汇编》),糯稻根(《江苏植药志》)。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根茎及根。稻子收割后采挖。除去

  • 狗响铃

    药材名称狗响铃拼音Gǒu Xiǎnɡ Línɡ别名响铃草、荷猪草、黄花野百合、马铃草、假花生、狗响铃[云南]来源豆科狗屎豆属植物假地蓝Crotalaria ferruginea Grah.

  • 孩儿茶

    《中药大辞典》:孩儿茶药材名称孩儿茶拼音Hái ér Chá别名乌爹泥、乌垒泥、乌丁泥(《纲目》),西谢(《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豆科植物儿茶的枝

  • 长圆叶艾纳香

    药材名称长圆叶艾纳香别名大黄草、大红草、白叶来源菊科长圆叶艾纳香Blumea oblongifolia Kita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酚性物质、甾醇、黄酮类。药理作用抑

  • 雷公七

    《中药大辞典》:雷公七药材名称雷公七拼音Léi Gōnɡ Qī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七筋菇的全株。夏季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细长,生多数须根。叶基生,肉质,长圆形或倒

  • 满江红

    《全国中草药汇编》:满江红药材名称满江红拼音Mǎn Jiānɡ Hónɡ别名红浮飘、红浮萍、紫薸、三角薸来源蕨类满江红科满江红属植物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 (Roxb.)Na

  • 水麻叶

    《中药大辞典》:水麻叶药材名称水麻叶拼音Shuǐ Má Yè别名土甘草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冷水花的全草。秋后采。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高30~60厘米。叶对生

  • 瘴气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瘴气藤药材名称瘴气藤来源豆科瘴气藤Stizolobium venulosum Pipe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截疟。主治疟疾。用法用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