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乌骨麻

乌骨麻

药材名称乌骨麻

拼音Wū Gǔ Má

别名接骨草、白龙骨、史氏赤车使者、冷坑青、痱痒草、猢狲接竹、血和山、冷坑兰、赤车使者、史氏楼梯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庐山楼梯草的根茎及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stewardii Mer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cm。茎斜生,有短伏毛或无毛,常具球形或卵球形珠芽。叶互生;无柄;托叶钻状三角形;叶片斜椭圆形或斜的狭倒卵形,长5-14cm,宽2.5-6cm,先端尖,带尾状,基部在狭的一侧楔形,边缘通常在中部以上有牙齿,宽的一侧圆形,边缘在基部之上生牙齿,两面最初疏生短柔毛,钟乳体细小不明显。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在叶腋簇生成球形的花序,雄花序托近圆形,直径达1cm,有短柄;雄花直径约2.5mm,花被片5,船形,长约2mm,有短角,雄蕊5;雌花序托通常无柄,较雄的为小;苞片狭椭圆形,有纤毛。瘦果狭卵形较小。花期5-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阴湿的山麓林下沟边及杂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呈不规则圆柱形,多分支,长3-10cm。表面淡紫红色,有结节,并有多数须根痕。断面暗紫红色,具6-7个维管束。气微,味辛而苦,有毒。

性味苦;辛;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解毒消肿;止咳。主跌打扭伤;骨折;闭经;风湿痹痛;痄腮;带状疱疹;疮肿;毒蛇咬伤;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粗黄草

    药材名称粗黄草别名大黄草、黄草、密花石斛来源兰科粗黄草Dendrobium densiflorum Lindl ex Wall.,以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广东、广西。性味甘、淡、微咸,寒。功能主治滋阴

  • 猫须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须草药材名称猫须草拼音Māo Xū Cǎo别名肾茶、猫须公来源唇形科猫须草属植物猫须草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 (Thunb.)C. Y. Wu[Cle

  • 竹象鼻虫

    药材名称竹象鼻虫拼音Zhú Xiànɡ Bí Chónɡ英文名Weevil别名竹象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象虫科动物竹象鼻虫的全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rtotra chel

  • 土大香

    药材名称土大香拼音Tǔ Dà Xiānɡ别名云南茴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科植物云南八角的成熟果实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licium simonsii Maxim.[I.yunna-nense(

  • 海仙花

    药材名称海仙花拼音Hǎi Xiān Huā别名三台花、三台红花、楼台草、古木草出处本品载于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云:"海仙花,生云南海边。紫茎独挺,繁花层缀,五瓣缺唇,娇红夺目。土人夏日持售于市,曰三

  • 扒地蜈蚣

    药材名称扒地蜈蚣别名扛棺回来源萝藦科娃儿藤属植物扒地蜈蚣Tylophora renchangii Tsiang.,以叶入药。随时可采,晒干,一般鲜用。性味微酸、涩,平。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解毒。用于各种

  • 白檀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檀药材名称白檀拼音Bái Tán别名野荞面根、大撵药、地胡椒、乌子树来源山矾科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 (Thunb.) Miq.,以全株

  • 山稗子根

    药材名称山稗子根拼音Shān Bài Zǐ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浆果苔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baccans Nee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浆果

  • 大花活血丹

    药材名称大花活血丹拼音Dà Huā Huó Xuè Dān别名大筋草、透骨草来源药材基源:这唇形科植物大花活血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echoma sinogtsnfid C.Y.Wu采收和

  • 猕猴骨

    药材名称猕猴骨拼音Mí Hóu Gǔ别名猴骨(《贵州民间方药集》),申骨(《四川中药志》)。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的骨胳。全年均可捕捉。杀死后,剥去皮毛(四肢不去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