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云南小膜盖蕨

云南小膜盖蕨

药材名称云南小膜盖蕨

拼音Yún Nán Xiǎo Mó Gài Jué

英文名Yunan Araiostegia

别名冷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云南小膜盖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iostegia yunnanensis (Christ)Copel.[Dauvallia yunnanensis Christ]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40-60cm。根茎长而横生,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深棕色、阔卵圆形鳞片,边缘红棕色,盾状着生。叶远生;叶柄长15-30cm,淡绿色;叶片长圆状卵形,长25-30cm,宽10-1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四回羽裂;羽片约12对,斜向上,长圆披针形,长约15cm,宽5-6cm,基部1对叶柄长1.5-2cm;上部的羽片渐缩小,先端渐尖,基部偏斜,楔形;一回小羽片12-15对,有短柄并有极狭的翅,三角状披针形,基部下侧1片较大,基部不对称,羽状深裂至有极狭翅的小羽轴;二回小羽片6-8对,长圆形,钝头,基部下侧下延,羽状深裂;末回裂片狭长镰刀形,全缘或缺刻为不等长的短裂片;叶脉分叉,每裂片有小脉1条。孢子囊群小,多数,背生于裂片下面,着生于上侧的短小脉先端;囊群盖杯形,灰褐色,全缘,上缘截形,底部圆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500m的山坡混交林下的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区。

性味淡;平

归经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敛疮止痛。主痢疾;急性胃肠炎;烧烫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清热收敛、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烧烫伤、跌打损伤、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麦

    《中药大辞典》:小麦药材名称小麦拼音Xiǎo Mài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种子或其面粉。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秆直立,通常具6~9节。叶鞘光滑,常较

  • 棘刺花

    《中药大辞典》:棘刺花药材名称棘刺花拼音Jí Cì Huā别名刺原、菥蓂,马朐(《别录》),棘花(《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花。性味《别录》:"味苦

  • 槐米

    药材名称槐米拼音Huái Mǐ英文名Flos Sophorae Immaturus别名白槐、柚花来源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花蕾。夏季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

  • 小槐花

    药材名称小槐花拼音Xiǎo Huái Huā别名草鞋板、味噌草、拿身草、羊带归、清酒缸来源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小槐花Desmodium caudatum (Thunb.)DC.,以根或全株入药。夏、秋采

  • 柯榔木

    药材名称柯榔木拼音Kē Lánɡ Mù别名大叶子树、野火绳、大泡火绳、大毛叶子火绳。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一担柴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ona floribunda(Wall.)Crai

  • 土红苓

    药材名称土红苓拼音Tǔ Hónɡ Línɡ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台湾秋海棠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taiwaniana Hayata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茎,除去茎叶

  • 益母草花

    《中药大辞典》:益母草花药材名称益母草花拼音Yì Mǔ Cǎo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得花,夏季花初开时采收,去净杂质,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益母草"

  • 鲐鱼

    药材名称鲐鱼拼音Tái Yú英文名Mackerel别名鲐、鲭、青花鱼、油胴鱼、鲐巴鱼、油筒鱼、青川、青占、花鱼鳀、花鲱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鲭科动物鲐鱼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荷叶蒂

    《中药大辞典》:荷叶蒂药材名称荷叶蒂拼音Hé Yè Dì别名荷鼻(《本草拾遗》),莲蒂(《岭南采药录》)。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基部。7~9月采取荷叶,将

  • 小叶薄荷

    药材名称小叶薄荷拼音Xiǎo Yè Bò He别名续则(维名)。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小叶薄荷的全草。夏季采割,切段,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全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