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倒吊蜡烛

倒吊蜡烛

《中药大辞典》:倒吊蜡烛

药材名称倒吊蜡烛

拼音Dǎo Diào Là Zhú

别名神仙蜡烛(《广州植物志》),墨柱根、章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夹竹桃科植物倒吊笔

原形态乔木,高约5~12米,有乳汁。叶对生;卵形至矩圆状卵形,长8~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两面均被柔毛。聚伞花序长5~8厘米;萼5裂,里面有腺体;花冠粉红而带白或白色,高脚碟形,管田柱形,短,裂片5,矩圆形,长约1.5厘米,鳞片与花冠裂片对生的长约8毫米,3裂,与裂片互生的长约6毫米,2裂;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之顶,突出,围绕花柱;心皮2,花柱线形。蓇葖圆柱形,长10~20厘米,直径1~1.5厘米。种子线形,有丰富的白色种毛。花期6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或栽培于庭园。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药理作用倒吊笔根流浸膏对小鼠无祛痰、镇咳作用,其煎剂作体外抑菌试验,对常见呼吸道细菌没有抑制作用。

同属植物Wrightia tinctoria种子的水煎剂给人工发热大鼠灌胃有明显退热作用,其强度大于醋柳酸。

性味①《本草求原》:"淡,平。"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凉。"

功能主治①《生草药性备要》:"根:煲酒治跌打。花(种毛):治刀伤。"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湿,通经络,散结化郁。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淋巴结结核,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倒吊笔根2两,加水煎成40毫升,加糖分2次饭后服,10天为一疗程。临床观察数十例,具有祛痰、镇咳作用。但服药后有恶心、呕吐、头晕等副作用;对血压、心脏、肝功能、小便常规、白细胞无明显影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倒吊蜡烛

药材名称倒吊蜡烛

拼音Dǎo Diào Là Zhú

别名墨柱果、章表、常子、九浓木、枝桐木、猪松木、神仙蜡烛、刀柄、苦常、细姑木、马凌、猪菜母、苦杨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倒吊笔的根或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rightia pubescens R.B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8-20m。全株具乳汁;树皮黄灰褐色,浅裂;枝条密生皮孔,嫩枝被黄色柔毛,老枝无毛。叶对生;叶柄长0.4-1cm;叶片坚纸质,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0cm,宽3-6cm,先端短渐尖,基部急尖至钝,叶面微被柔毛,叶背密被柔毛;侧脉每边8-15条。聚伞花序顶生;花萼5裂,裂片宽卵形,比花冠筒短,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白色、浅黄色或粉色,漏斗状,裂片5,长圆形;副花冠分裂为10鳞片,呈流苏状,比花药长或等长,其中5枚鳞片生于花冠裂片上,先端通常有3个小齿,其余5个鳞片生于花冠筒先端,先端2深裂;雄蕊5,花药伸出花冠喉部之外,花药箭头状,被短柔毛;子房由2枚粘生心皮组成,无毛,花柱丝状,向上逐渐增大,柱头卵形。蓇葖2个粘生,线状披针形,灰褐色,斑点不明显,长15-30cm,直径1-2cm。种子线状纺锤形,黄褐色,先端具淡黄色绢质种毛,种毛长2-3.5cm。花期4-8月,果期8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m以下的低海拔热带雨林中和干燥稀树林巾。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很多切成不规则的片块状,切面宽2.5-4cm。外皮灰白色、上黄色或灰褐色,具不规则纵皱纹及白色点状突起的皮孔;皮部松浮,易剥落。质轻而硬,断面木部黄白色。气微,味淡。

以片大、切面色黄白者为佳。

枝圆柱形,长短不一,表面黄灰色,密生点状皮孔,并可见叶痕、芽痕,质脆,折断面木部占大部分。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分根含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药理作用例吊笔根流浸膏对小鼠无祛痰、镇咳作用,其煎剂作体外抑菌试验,对常见呼吸道细菌没有抑制作用。同属植物Wrightia tinctoria种子的水煎剂给人工发热大鼠灌胃有明显退热作用,其强度大于醋柳酸。

性味甘;淡;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化痰散结;利湿。主风湿痹痛;腰膝疼痛;跌打损伤;瘰疬;慢性支气管炎;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饮。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根:煲酒治跌打。花(种毛):治刀伤。

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湿,通经络,散结化郁。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淋巴结结核,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倒吊笔根2两,加水煎成40ml,加糖分2次饭后服,10天为一疗程。临床观察数十例,具有弦痰、镇咳作用。但服药后有恶心、呕吐、头晕等副作用;对血压、心脏、肝功能、小便常规、白细胞无明显影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油渣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油渣果药材名称油渣果别名油瓜、猪油果、野面瓜、猴子面瓜果来源葫芦科油渣果Hodgsonia macrocarpa (Blume) Cogn.,以种仁、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

  • 剑叶铁角蕨

    药材名称剑叶铁角蕨拼音Jiàn Yè Tiě Jiǎo Jué别名阿西得、铁郎鸡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剑叶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ensiforme Wall.ex

  • 燕窠土

    药材名称燕窠土拼音Yàn Kē Tǔ别名胡燕窠内土(《本草拾遗》),燕窠泥(《救急方》),燕窝泥、燕子泥(《四川中药志》)。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燕科动物金腰燕的泥巢。原形态动物形态参见&q

  • 竹柏

    药材名称竹柏拼音Zhú Bǎi出处1.《纲目》木部柏条载:“峨眉山中,一种竹叶柏身者,谓之竹柏。”2.《植物名实图考》罗汉松条载:“考《益部方物记》,竹柏叶繁长,而箨似竹。如以箨为落叶则甚肖,若以为笋

  • 金花树

    药材名称金花树拼音Jīn Huā Shù英文名Dunn Blastus别名山暗赤、谷皱草出处始载于《广西药植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金花树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du

  • 大阳关

    药材名称大阳关拼音Dà Yánɡ Guān别名棠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广西斑鸠菊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chingiana Hand.-Maz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 刺天茄

    药材名称刺天茄拼音Cì Tiān Qié别名苦颠茄、苦天茄(《云南中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实。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

  • 人参须

    药材名称人参须拼音Rén Shēn Xū出处《本经逢原》原作"参须"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细支根及须根。性状因加工方法不同,商品有红直须、白直须、红弯须、白弯须等品种。①

  • 玉蝉花

    药材名称玉蝉花拼音Yù Chán Huā英文名root of Sword-like Iris别名土知母出处始载于《植物学大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玉蝉花的根状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 菱粉

    《中药大辞典》:菱粉药材名称菱粉拼音Línɡ Fě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肉,捣汁澄出的淀粉。化学成分含直链淀粉15%。功能主治①朱权:"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