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倒生根

倒生根

《中药大辞典》:倒生根

药材名称倒生根

拼音Dǎo Shēnɡ Gēn

别名乌泡倒触伞、两头草、乌龙毛(《重庆草药》),过江龙(《陕西中草药》)。

出处《重庆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插田泡。全年可采,以9~10月所挖较好。

原形态插田泡,又名:大麦莓(《摘元方》),插田藨(《纲目》),端阳莓、朝鲜悬钩子

落叶小灌木,高约3米。茎直立,或弯曲成拱形,赤褐色或紫红色,常被白粉,具扁平的钩状皮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有柄;小叶3~7,以5片居多,顶生小叶较大,菱状卵形,两侧小叶卵形,长3~6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不整齐的粗尖锐锯齿,下面沿叶脉处有柔毛;托叶线形。伞房花序顶生或腋生,有毛;萼片5,披针形,先端具尾状尖,外面有柔毛;花瓣5,粉红色倒卵形,短于萼片;雄蕊多数;雌蕊多数,花柱近顶生。聚合果小,卵形,熟时红色。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坡灌丛中、山路边或林边以及沟边等处。分布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酸咸,平。

①《重庆草药》:"味酸咸,性平,无毒。"

②《陕西中草药》:"味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治劳伤吐血,鼻衄,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①《重庆草药》:"行气活血,生肾水。治劳伤吐血,月经不调,痒子瘰疬。"

②《陕西中草药》:"调经活血,止血止痛。治跌打损伤,骨折,不孕症,月经不调,鼻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备注本植物的果实在陕西、四川等地作覆盆子使用。《植物名实图考》所载的覆盆子即为本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倒生根

药材名称倒生根

拼音Dǎo Shē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Korean Raspberry

别名大乌泡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插田泡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coreanus Miq.

采收和储藏:9-10月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插田泡灌木,高1-3m。茎直立或弯曲成拱形,红褐色,有钩状的扁平皮刺。奇数羽状复叶;叶柄长2-4cm,和叶轴均散生小皮刺;托叶条形;小叶5-7;顶生小叶柄长1-2cm,侧生小叶近无柄;叶片卵形、椭圆形或菱状卵形,长3-6cm,宽1.5-4cm,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不整齐锥状锐锯齿,或缺刻状粗锯齿,下面灰绿色,沿叶脉有柔毛或绒毛。伞房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花梗和花梗有柔毛;花粉红色,直径8-10mm;萼裂片卵状披针形,外面有毛。聚合果卵形,直径5mm,红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700m的山坡灌丛或山谷、河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新疆等地。

性味苦涩;平;无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祛风除湿。主跌打损伤,骨折,月经不调,吐血,衄血,风湿痹痛,水肿,小便不利,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重庆草药》:行气活血,生肾水。治劳伤吐血,月经不调,痒子瘰疬。

2. 《陕西中草药》:调经活血,止血止痛。治跌打损伤,骨折,不孕症,月经不调,鼻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南板蓝根

    《中国药典》:南板蓝根药材名称南板蓝根英文名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别名大蓝根、大青根来源本品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

  • 白粉藤

    药材名称白粉藤拼音Bái Fěn Ténɡ别名独脚乌桕、夜牵牛、白面水鸡、青龙跌打、山葫芦、山鸡蛋、飞龙接骨来源为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白粉藤Cissus modecoides Pla

  • 马柳根

    药材名称马柳根拼音Mǎ Liǔ Gēn别名小红柳(《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乌兰-布勒嘎苏(蒙名)。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杨柳科植物乌柳的根和须根。随用随采。原形态灌木,高1~2米。小枝

  • 云实根

    《中药大辞典》:云实根药材名称云实根拼音Yún Shí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云实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云实"条。性味苦辛,温。①《

  • 卷茎蓼

    药材名称卷茎蓼拼音Juǎn Jīnɡ Liǎo别名烙铁头、荞麦葛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卷茎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lygonum convolvul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

  • 驴乳

    《中药大辞典》:驴乳药材名称驴乳拼音Lǘ Rǔ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乳汁。化学成分含水分90.12%、酪蛋白0.70%、清蛋白1.06%、脂肪1.37%、乳糖6.19%、灰分0

  • 大泡通皮

    《中药大辞典》:大泡通皮药材名称大泡通皮拼音Dà Pào Tōnɡ Pí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的茎皮。功能主治《贵州民间药物》:"治未破

  • 红酸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酸七药材名称红酸七别名油点草、白七、红酸七、竹叶七、牛尾参来源百合科油点草属植物粗轴油点草Tricyrtis macropoda Miq.,以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

  • 九头青

    药材名称九头青拼音Jiǔ Tóu Qīnɡ别名落地荷花、歇地龙胆、鲤鱼胆、矮杆鲤鱼胆、五岭龙胆来源龙胆科龙胆属植物簇花龙胆Gentiana davidii Franch.,以全草入药。夏秋采

  • 小叶杨

    药材名称小叶杨拼音Xiǎo Yè Yá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小叶杨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simonii Car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晒干。原形态小叶杨,乔木,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