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光叶水苏

光叶水苏

药材名称光叶水苏

拼音Guānɡ Yè Shuǐ Sū

别名望江青、天芝麻(《李氏草秘》),白马兰、泥灯心、野地蚕、白根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光叶水苏全草。春季至初冬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下部匍匐生根;茎方形,节上有毛。叶对生,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10.5厘米,宽0.7~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两面均无毛;叶柄长3~17毫米。花轮有花6朵至多数,腋生而集成间断的穗形总状花序,或顶生于枝梢,花轴长5~12厘米;苞片小,披针形;花萼钟状,长7.2毫米,外面无毛或有微柔毛,有10条脉纹和5齿,齿端有针尖,边缘有纤毛,上唇3齿,下唇2齿;花冠淡红色或淡紫色,长14.5毫米,上唇倒卵圆形,外面被短柔毛,全缘,下唇3裂;雄蕊4,2强;花柱顶端2裂,较雄蕊短。小坚果倒卵圆形,长1.8毫米,黑色光滑。花期4~6月,果期5~7月。

生境分部生于潮湿的田间草丛中或水沟边。分布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咖啡酸,4-咖啡酰基奎宁酸和绿原酸,还含有3种黄酮类物质:7-甲氧基黄芩甙元、光叶水苏甙和光叶水苏次甙。另含皂甙。

性味《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味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抗菌消炎。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百日咳,痢疾,带状疱疹。

①《杭州药植志》:"脱力强壮剂。"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抗菌消炎。"

③《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益阴清火,泻热除痰。治风热上升,咽喉肿痛,咳嗽,失音,疱疹热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汁涂敷。

复方①治百日咳:光叶水苏五钱至一两,加冰糖或白糖适量,水煎服。

②治扁桃体炎、咽喉炎及其他喉症:光叶水苏连根全草一两,或加牛膝一两,一枝黄花五钱,水煎,含服。

③治带状疱疹:鲜光叶水苏根,捣汁涂敷患处。

④治痢疾:光叶水苏一至二两,水煎服。(选方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小灵丹

    药材名称小灵丹拼音Xiǎo Línɡ Dān别名人造雌黄出处小灵丹系马钧家传方,其成分和制法,与《证类本草》引《胜金方》金粟丸(《普济方》称雌黄丸)相似。所得升华物均为砷硫化合物。来源药材基源:上为硫

  • 秃叶红豆树

    药材名称秃叶红豆树拼音Tū Yè Hónɡ Dòu Shù英文名root of Henry Ormosi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秃叶红豆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m

  • 猪肤

    《中药大辞典》:猪肤药材名称猪肤拼音Zhū Fū别名猪皮(《汤液本草》)。出处《汤液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皮肤。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化学成分含水分46%,蛋白质26.4%

  • 大苦草

    药材名称大苦草别名獐牙菜、黑节苦草、黑菊黄、走胆草、紫花青叶胆、蓑衣莲来源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双点獐牙菜Swertia bimaculata (Sieb. et Zucc.) Hook. f. et T

  • 虎皮楠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皮楠药材名称虎皮楠来源交让木科虎皮楠Daphniphyllum glaucescens Blume,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性味苦、涩,凉

  • 黑红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红菇药材名称黑红菇别名稀褶黑菇、大黑菇、黑蘑菇、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黑红菇Russula nigricans (Bull.)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阔叶

  • 芥子

    《中国药典》:芥子药材名称芥子拼音Jiè Zǐ英文名SEMEN SINAPIS别名白芥子、黄芥子、芥菜子、青菜子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 或芥Brassica

  • 牛抄藤

    《中药大辞典》:牛抄藤药材名称牛抄藤拼音Niú Chāo Ténɡ别名长叶海金沙(《广州植物志》),驳筋藤,介指藤,缠藤(《广西药植名录》),柳叶海金沙(《云南中草药选》)。出处《

  • 白鸡肫

    药材名称白鸡肫拼音Bái Jī Zh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矩圆叶卫矛的根和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oblongifolius Loes.et Rehd.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

  • 旋复花根

    药材名称旋复花根拼音Xuán Fù Huā Gēn出处《别录》来源为菊科植物旋复花、线叶旋复花或大花旋复花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旋复花"条。功能主治①《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