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刀灰树

刀灰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刀灰树

药材名称刀灰树

别名光叶山矾、滑叶常山

来源山矾刀灰树Symplocos lancifolia Sieb. et Zucc.,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和肝健脾,止血生肌。主治外伤出血,吐血,咯血,疳积,眼结膜炎。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或干品研末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刀灰树

药材名称刀灰树

拼音Dāo Huī Shù

别名剑叶灰木、甜茶、乌脚看、滑叶常山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光叶山矾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os lancifolia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洗净,切片,晒干;叶,鲜用。

原形态小乔木。芽、嫩枝、嫩叶背面脉上、花序均被黄褐色柔毛;小枝细长,黑褐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约5mm;叶片纸质或近膜质,干后有时呈红褐色,卵形至阔披针形,长3-6(-9)cm,宽1.5-2.5(-3.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或稍圆,边缘具稀疏的浅钝锯齿;中脉在叶面平坦,侧脉纤细,每边6-9条。穗状花序长1-4cm;苞片椭圆状卵形,长约2mm,小苞片三角状阔卵形,长约1.5mm,宽达2mm,背面均被短柔毛,有缘毛;花萼长1.6-2mm,5裂,裂片卵形,先端圆,背面被微柔毛,与萼筒等长或稍长于萼筒,萼筒无毛;花冠淡黄色,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椭圆形,长2.5-4mm;雄蕊约25,花丝基部稍合生;子房3室,花盘无毛。核果近球形,直径约4mm,先端宿萼裂片直立。花期3-11月.果期6-12月;边开花边结果。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叶中含有根皮甙(pholorizin),为二氢查耳酮菊糖甙,含量约为0.6%[1]。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止血生肌;和肝健脾。主外伤出血;吐血;咯血;疮疖;疳积;眼结膜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六轴子

    《中药大辞典》:六轴子药材名称六轴子拼音Liù Zhóu Zǐ别名土连翘(《本草从新》),山芝麻(《百草镜》),闹羊花子(汪连仕《采药书》),天芝麻(《杨氏便易良方》),羊踯躅果(

  • 油柑木皮

    药材名称油柑木皮拼音Yóu Gān Mù Pí别名紫荆皮(《生草药手册》)。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树皮。夏、秋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庵摩勒&q

  • 鸡爪竻

    药材名称鸡爪竻拼音Jī Zhuǎ Lè别名鸡捶竻(《广州植物志》),塘角鱼竻(《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鸡爪竻的全株。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直立有刺灌木,

  • 鹳肉

    《中药大辞典》:鹳肉药材名称鹳肉拼音Guàn Ròu出处《河北中医药集锦》来源为鹳科动物白鹳的肉。功能主治《河北中医药集锦》:"治干血痨,经血不来,身痛发烧,喘咳。捞鱼鹳

  • 勾儿茶

    《全国中草药汇编》:勾儿茶药材名称勾儿茶拼音Gōu ér Chá别名枪子柴来源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勾儿茶Berchemia racemosa Sieb. et Zucc.,以根、根皮

  • 白毛夏枯草

    《中药大辞典》:白毛夏枯草药材名称白毛夏枯草拼音Bái Máo Xià Kū Cǎo别名金疮小草(《本草拾遗》),雪里青、土犀角(《纲目拾遗》),见血青、白头翁、筋骨草、

  • 竹兰草

    药材名称竹兰草拼音Zhú Lán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Bulley Herminium别名小棕乡出处始载于《海南药植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条叶角盘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柏根白皮

    《中药大辞典》:柏根白皮药材名称柏根白皮拼音Bǎi Gēn Bái Pí别名柏皮(《本草经集庄》),柏白皮(《别录》)。出处《纲目》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已去掉栓皮的根皮。性味《纲目》

  • 桑柴灰

    《中药大辞典》:桑柴灰药材名称桑柴灰拼音Sānɡ Chái Huī别名桑灰(《补缺肘后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木材所烧成的灰。性味《唐本草》:"味辛,寒,有小毒。&

  • 荷叶蒂

    《中药大辞典》:荷叶蒂药材名称荷叶蒂拼音Hé Yè Dì别名荷鼻(《本草拾遗》),莲蒂(《岭南采药录》)。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基部。7~9月采取荷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