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刺果苏木

刺果苏木

药材名称刺果苏木

拼音Cì Guǒ Sū Mù

别名忙果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果苏木。夏季采集,晒干。

原形态藤状灌木,全株有下弯的钩刺,各部均被黄色柔毛。叶长30~45厘米;羽片6~9对,对生,在小叶着生处常有托叶状的小钩刺1对;小叶6~12对,长椭圆形,长1.5~4厘米,宽1.5~2厘米,先端钝圆而有小凸尖,基部偏斜;托叶大,叶状,常分裂,脱落。总状花序腋生,具长梗,上部稠密,下部稀疏;苞片锥状,被毛,外折,开花时渐脱落;萼裂片5,内外均被锈色毛;花瓣黄色,或最上面1片有红斑,倒披针形,不长过花萼,有爪。荚果矩圆形,长5~7厘米,顶端有喙,外面具细长的针刺。种子2~3颗,近球形,铅灰色,有光泽。花期8~10月。果期10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部生于疏林灌木丛、海边村庄荒地上。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化学成分荚果含鞣质30~48%。种子含甾醇、皂甙、脂肪油、淀粉。

药理作用种子、树皮及叶中含有的苦味成分名Bonducin或Guilandinin,为一种树脂酸,据云有奎宁样的抗疟作用,但对实验性疟疾无效;其退热作用也尚待肯定。此苦味成分可进一步分为四个部分:"A"部分有某些抗菌作用;"B"部分对兔有退热、利尿作用,也有某些抗菌效力;"D"部分有显着的杀蚯蚓(驱虫)作用。苦味成分及种子的醇提取物有轻度降低犬血压、抑制蛙心的作用,而水提取物无此作用。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凉。"

功能主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瘀止痛,清热解毒。治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痈疮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榠樝

    《中药大辞典》:榠樝药材名称榠樝拼音Mínɡ Zhā别名木李(《诗经》),蛮樝、瘙樝(《本草拾遗》),木梨(《埤雅》),海棠(《广州植物志》),土木瓜(《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草经集注》

  • 海鲶

    药材名称海鲶拼音Hǎi Nián别名骨仔、油松、骨鱼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鲶科动物中华海鲶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us sinensis Lacepede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

  • 山大刀根

    药材名称山大刀根拼音Shān Dà Dāo Gēn别名刀斧伤根(《陆川本事》)。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茜草科植物九节的根。化学成分含酚类、鞣质、三萜。性味《陆川本草》:&quo

  • 金樱子

    《中国药典》:金樱子药材名称金樱子拼音Jīn Yīnɡ Zǐ英文名FRUCTUS ROSAE LAEVIGATAE别名糖罐子、刺头、倒挂金钩、黄茶瓶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

  • 小叶双眼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叶双眼龙药材名称小叶双眼龙拼音Xiǎo Yè Shuānɡ Yǎn Lónɡ别名毛果巴豆、桃叶双眼龙、细叶双眼龙、巡山虎来源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毛果巴豆Croton lachnoc

  • 白藤

    《中药大辞典》:白藤药材名称白藤拼音Bái Ténɡ别名大发汗、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滇桂崖豆藤的根或叶。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 通花根

    《中药大辞典》:通花根药材名称通花根拼音Tōnɡ Huā Gēn出处《木草便方》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根。10~11月采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通草"条。性味①《草木便方》:&qu

  • 山萩

    药材名称山萩别名珠光香青、大火草、毛女儿草、牛舌草、九头艾、大叶白头翁、避风草来源菊科青香属植物珠光香青Anaphalis margaritacea (L.) Benth. Et Hook. f,以全

  • 慈姑花

    《中药大辞典》:慈姑花药材名称慈姑花拼音Cí Gū Huā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泽泻利植物慈姑的花。功能主治《中国医学大辞典》:"明目,去湿。治一切疗肿痔漏。"&qu

  • 赤雹

    药材名称赤雹拼音Chì Báo别名赤包、气包、王瓜[辽宁.宁夏]、山屎瓜、屎包子、山土豆来源葫芦科赤雹属植物赤雹Thladiantha dubia Bunge,以果实及块根入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