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刺楸树叶

刺楸树叶

药材名称刺楸树叶

拼音Cì Qiū Shù Yè

英文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ndz.

别名鸟不宿叶、刺楸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祛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多鲜用。

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约10m,最高可达30m,胸围达70cm以上。树皮暗灰棕色,小枝圆柱形,淡黄棕色或灰棕色,具鼓钉状皮刺,刺长5-6mm,基部宽6-7mm。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柚细长,长8-50cm,无毛;叶片近圆形或扁圆形,掌状5-7浅裂,裂片三角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不及全叶片的1/2,茁壮枝上的叶片分裂较深,裂片长超过全叶片的1/2;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仅脉上具淡棕色软毛或除基部脉腋外无毛。伞形花序列 聚生为顶生圆锥花序,长15-25cm,直径20-30cm;伞形花序直径1-2.5cm,有花数朵;花萼无毛,边缘有5齿;花瓣5,三角状卵形,长约1.5mm,白色或淡黄绿色;雄蕊5,长约2.5mm,内曲,花丝较花瓣长1倍以上;子房下位,2室;花盘隆起,花柱2,合生成柱状,柱头离生。核果近球形,成熟时蓝黑色,直径约5mm;宿存花柱长约2mm。种子2,扁平。花期7-10月,果期9-12月。

性味味辛;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祛风止痒。主疮疡肿痛或溃破;风疹瘙痒;风湿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炒热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膜缘木香

    药材名称膜缘木香拼音Mó Yuán Mù Xiānɡ别名理木香、青木香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膜缘川木香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lomiaea forrestii (Diels) Shih [J

  • 线叶金鸡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线叶金鸡菊药材名称线叶金鸡菊拼音Xiàn Yè Jīn Jī Jú别名大金鸡菊、剑叶波斯菊来源菊科线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

  • 槟榔花

    《中药大辞典》:槟榔花药材名称槟榔花拼音Bīnɡ Lɑnɡ Huā出处《中药志》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雄花蕾。夏季采集。晒干,去梗。生境分部产于广东等地。性状干燥的雄花蕾,粒大如米而瘦,表面土黄色至淡

  • 山东肿足蕨

    药材名称山东肿足蕨拼音Shān Dōnɡ Zhǒnɡ Zú Jué英文名Chinese Hypodematium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肿足蕨科植物山东肿足蕨的全草或叶。拉丁植物

  • 鸭脚木叶

    《中药大辞典》:鸭脚木叶药材名称鸭脚木叶拼音Yā Jiǎo Mù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叶,夏、秋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鸭脚木皮"条。

  • 刺梨根

    《中药大辞典》:刺梨根药材名称刺梨根拼音Cì Lí Gēn别名茨藜子根(《天宝本草》),茨藜根(《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根。7~8月采。化学成分根

  • 紫苏叶

    《中国药典》:紫苏叶药材名称紫苏叶拼音Zǐ Sū Yè英文名FOLIUM PERILLAE别名苏叶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干燥叶(或

  • 柳叶菜根

    药材名称柳叶菜根拼音Liǔ Yè Cài Gēn英文名Epilobium hirsutum L.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lobium hirsutum L.采

  • 红色新月蕨

    药材名称红色新月蕨拼音Hónɡ Sè Xīn Yuè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红色新月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nephrium lakhimpurense(Ros.)Holtt.

  • 十大功劳叶

    《中药大辞典》:十大功劳叶药材名称十大功劳叶拼音Shí Dà Gōnɡ Láo Yè别名功劳叶(《饮片新参》)。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