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北风草

北风草

药材名称北风草

拼音Běi Fēnɡ Cǎo

别名毛绣球防风、银针七、灯笼草、楼台夏枯草、白风轮菜、白花仔、白菜匙、糖鸡草、野芝麻、猫 耳朵草、节节花、老虎花、白 骨九苏、白花茶匙红、白花塔仔草、金线薄荷白花草、鼠尾癀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白绒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ucas mollissima Wa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白绒草,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50-100cm。茎纤细,多分枝,四棱形,有沟槽,被柔毛。叶对生;叶柄短,枝条上部叶近于无柄,密被绒毛;叶片卵圆形,长1.5-4cm,宽1-2.3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心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纸质,两面均密被柔毛状绒毛。轮伞花序腋生,球状,多花密集,苞片密被长柔毛,花萼管状,萼口平截,呈10齿裂,齿呈长三角形,极短小,近于等大;花冠白色、淡黄色至粉红色,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盔状,下唇开张,比上唇长1.5倍,呈3裂状,中裂片最大,倒心形;雄蕊4,后对较短,花丝丝状,花药卵圆形,二室;花柱与雄蕊略等长,先端不等2裂。小坚果卵圆状三棱形,黑褐色。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50-2000m的向阳灌丛、路旁、草地及溪边等润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茎呈方柱形,有分枝,长约50cm,有绒毛状长柔毛。叶对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叶片展开后呈卵形,长1.5-4cm,边缘具锯齿,两面密被短绒毛。轮伞花序,有苞片较少,条形;花萼筒状,外表面密被柔毛,花冠筒状唇形,多干缩。小坚果卵状三棱形。气微,味淡。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肺;明目;解毒。主肺热咳嗽;胸痛;咽喉肿痛;目赤青盲;乳痈;湿疹;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光叶地不容

    药材名称光叶地不容拼音Guānɡ Yè Dì Bù Rónɡ英文名root of Smoothleaf Stephania出处始载于《植物研究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已科全藤属植物光叶地不容的块根。

  • 广豆根

    药材名称广豆根拼音Guǎnɡ Dòu Gēn英文名Subprostrate Sophora Root别名山豆根、小黄连来源为豆科柔枝槐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 神仙掌花

    《中药大辞典》:神仙掌花药材名称神仙掌花拼音Shén Xiān Zhǎnɡ Huā别名玉英(《云南通志》)。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花。化学成分花含异鼠李素和槲皮素的葡萄糖

  • 岩豆藤根

    药材名称岩豆藤根拼音Yán Dòu Ténɡ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贵州崖豆藤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贵州崖豆藤,又名:大血藤、血贯肠、老鸦藤、老菀豆藤、

  • 蛤蒌

    药材名称蛤蒌拼音Há Lóu别名假蒌、假蒟、臭蒌、山蒌、大柄蒌、马蹄蒌、钻骨风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假蒌Piper sarmentosum Roxb.,以全株、根、叶或果实入药。全株

  • 一把蔑

    药材名称一把蔑拼音Yì Bǎ Miè英文名Root or stem of Delavay Rockvine别名乌蔹莓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七叶崖爬藤,攀援灌木。茎藤棕黑

  • 棉花

    《中药大辞典》:棉花药材名称棉花拼音Mián Huā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种子上的棉毛。秋季采收。原形态草棉(《升庵集》),又名:古终藤(《南越志》)。一年生草本或亚灌木,高1~1.5米。茎

  • 棉花杜仲

    药材名称棉花杜仲别名山杜仲、岩杜仲来源卫矛科棉花杜仲Euonymus virens C. Y. Wu, mss.,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涩,微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壮腰止痛,固精。主治痨

  • 满树星

    《全国中草药汇编》:满树星药材名称满树星别名鼠李冬青、秤星木、天星木来源冬青科满树星Ilex aculeolata Nakai,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性味微苦、甘,凉。功能

  • 水仙根

    《中药大辞典》:水仙根药材名称水仙根拼音Shuǐ Xiān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鳞茎。春、秋采挖较佳。将根头挖起后,截去苗茎、须根,洗净泥沙,用开水潦后,晒干;或纵切成片,晒干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