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双肾草

双肾草

《中药大辞典》:双肾草

药材名称双肾草

拼音Shuānɡ Shèn Cǎo

别名一根葱、秤砣草、坠桃草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兰科植物葱叶全草。4~5月采全草,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根球形、卵形或椭圆形,肉质多汁,常2~3枚簇生。茎直立,高10~80厘米。单叶基生;叶片线形或狭线形,通常较茎长,可长达40厘米,先端细而稍钝,两面均绿色,中脉较明显;基部有筒状叶鞘,膜质。穗状花序顶生,狭长,花多敷,基部具苞片;花被6片,两轮排列,中央外被片卵形,较大,先端短尖,两侧外被片狭长椭圆形,较短,内被片狭长椭圆形,钝头;唇瓣阔矩形,先端平截,无距。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于低山丘陵区的阴湿处。

性味淡,温。

功能主治滋阴益肾。治膀胱疝气,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双肾草

药材名称双肾草

拼音Shuānɡ Shèn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Taiwan Microtis

别名肾阳草、鸡肾参对对参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长距玉凤花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enaria davidi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除去茎叶,洗净,鲜用。

原形态长距玉凤花,多年生草本。块茎长圆形,肉质。茎直立,高达70cm,干后呈黑色。叶5-7枚,直立伸展,披针形或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抱茎。总状花序具4-12朵花,长8-20cm;苞片披针形,下部的长于子房;花大;萼片绿色,长约15mm,中萼片长圆形,先端钝,和花瓣靠合呈广椭圆形兜,侧萼片反折,卵形,近偏斜;花瓣白色,近舌状,边缘具细短缘毛,唇瓣淡黄色,具爪,3深裂,侧裂片外侧成条裂状深裂,条裂刚毛状,中裂片不裂,条形;距悬垂,比子房长,甚至超过1倍;柱头2裂,突出物长,先端多疣,子房无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200m的山坡草地或杂木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性味甘;淡;平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止带;活血。主肾虚腰痛;折带过多;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花鱼

    《中药大辞典》:花鱼药材名称花鱼拼音Huā Yú别名青脖(《中国经济动物志》)。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秉氏鲈鲤的肉。原形态体形长而侧扁。长约20余厘米。头背部平广,头前端较尖,下颌向

  • 杜仲

    《中国药典》:杜仲药材名称杜仲拼音Dù Zhònɡ英文名CORTEX EUCOMMIAE别名扯丝皮、思仲、丝棉皮、玉丝皮来源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 旱芹

    《中药大辞典》:旱芹药材名称旱芹拼音Hàn Qín别名芹菜(《别录》),和兰鸭儿芹(《中国植物图鉴》),香芹、蒲芹(《本草推陈》),药芹(《中国药植图鉴》),野芹(《上海常用中草药

  • 墙草

    药材名称墙草拼音Qiánɡ Cǎo别名石薯、石茹菰、白石薯、软骨石薯、白猪子果、袜子菜来源荨麻科墙草Parietaria micrantha Ledeb.,以块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东北、西北

  • 叩头虫

    《中药大辞典》:叩头虫药材名称叩头虫拼音Kòu Tóu Chónɡ别名跳百丈(《纲目拾遗》),跳搏虫、膈膊虫(《中国医学大辞典》),跳米虫、蛷(《动物学大辞典》),剥剥跳

  • 鲨鱼心

    药材名称鲨鱼心拼音Shā Yú Xīn来源药材基源:为真鲨科动物阔口真鲨等多种鲨鱼的心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charhinus latistomus Fang et Wang采收和储藏:捕捞后

  • 柏脂

    《中药大辞典》:柏脂药材名称柏脂拼音Bǎi Zhī别名柏油(《纲目拾遗》)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树干或树枝经燃烧后分泌的树脂汁。性味《草木便方》:"甘,平。"功能主治

  • 蚕茧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茧草药材名称蚕茧草拼音Cán Jiǎn Cǎo别名蓼子草、小蓼子草、红蓼子来源蓼科蓼属植物蚕茧草Polygonum japonicum Meisn.的全草。秋季采集,晒

  • 菘菜子

    药材名称菘菜子拼音Sōnɡ Cài Zǐ别名青菜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BrassicachinensisL.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chinensis L.采收和储藏

  • 白芷叶

    《中药大辞典》:白芷叶药材名称白芷叶拼音Bái Zhǐ Yè别名蒚麻(《别录》)。出处《别录》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或川白芷或杭白芷的叶片。功能主治《纲目》:"浴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