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口蘑

口蘑

药材名称口蘑

拼音Kǒu Mó

来源药材基源:为口蘑科真菌香杏口蘑和蒙古口蘑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loma gambosum (Fr.)Gill.[Calocybe gambasa (Fr.)Si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在子实体幼小时期(蘑菇钉)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1.香杏口蘑 菌盖宽6-12cm。半球形至平展,光滑,不粘,带白色或淡土黄色至浅土红色,边缘内卷。菌肉白色,肥厚。菌褶白色或稍带黄色,稠密,窄,弯生,不等长。菌柄长3.5-10cm,租1.5-3.5cm,白色或稍带黄色,具条纹,中实。孢子无色,光滑,椭圆形,(5-6.2)μm×(3-4)μm。

2.蒙古口蘑 子实体白色,菌盖宽3-17cm。半球形至平展,白色,光滑,初期边缘内卷。菌肉白色,厚。菌褶白色,稠密,弯生,不等长。菌柄粗壮,白色,长3.5-7cm,粗1.5-4.6cm,中实,基部稍膨大。孢子光滑,无色,椭圆形,(6-9.5)μm×(3.5-4)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香杏口蘑 生于草原沃土上。夏、秋季雨后,形成蘑菇圈。

2.蒙古口蘑生于草原上。夏、秋季雨后形成蘑菇圈。

资源分布:1.香杏口蘑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等地。

2.蒙古口蘑 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 1)香杏口蘑 菌盖半球形或平展,直径6-11cm,白色、淡土黄色或深蛋壳色,表面光滑,边缘内卷,菌肉厚,类白色。菌褶稠密,不等长,白色或带淡黄色。菌柄长3.5-10cm,直径1.5-3.5cm,白色或淡黄色,表面具纵纹,中实。气香,味淡。

(2)蒙古口蘑 菌盖半球形或平展,直径3-17m,白色,有的边缘内卷。菌肉厚,白色。菌褶稠密,不等长,白色。菌柄长3.5-7cm,直径1.5-4.6cm,基部稍膨大,白色,中实。气香,味淡。

性味甘;辛;性平

归经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补虚;宣肺止咳;透疹。主头晕乏力;神倦纳呆;消化不良;咳嗽气喘;麻疹欲出不出;烦躁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鲜品30-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黄连刺

    药材名称大黄连刺拼音Dài Huánɡ Lián Cì别名土黄连、石妹刺、大黄连、宽叶鸡肢黄连、刺黄连、鸡脚刺、三颗针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粉叶小檗的根和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 风寒草

    药材名称风寒草拼音Fēnɡ Hán Cǎo别名临时救、过路黄、小过路黄、胡氏排草、对生黄花叶、小风寒、红头绳、黄花珠、九莲灯、大疮药、爬地黄黄出处清代《植物名实图考》隰草类载有"临时救",云:"&he

  • 刺血红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血红药材名称刺血红拼音Cì Xuè Hónɡ别名花叶假杜鹃来源爵床科刺血红Barleria lupulina Lind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

  • 宽唇神香草

    药材名称宽唇神香草拼音Kuān Chún Shén Xiā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宽唇神香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ssopus latilabiatus C.Y.Wu et H

  • 红花小独蒜

    药材名称红花小独蒜拼音Hónɡ Huā Xiǎo Dú Suàn英文名tuber of Yunnan Bletilla别名小白及出处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红花小独蒜的假鳞茎。

  • 水棉花

    《中药大辞典》:水棉花药材名称水棉花拼音Shuǐ Mián Huā别名满天星、花升麻、绿升麻、野棉花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毛莨科植物白背湖北银莲花的根、叶。夏、秋采收,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 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参药材名称刺参拼音Cì Shēn别名刺仙茅、川参来源川续断科刺参属植物大花刺参Morina bulleyana Forr.,以根入药。秋冬采集,切片晒干或鲜用。除前种外

  • 鱼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鱼眼草药材名称鱼眼草拼音Yú Yǎn Cǎo别名胡椒草、山胡椒菊、茯苓菜、蚯蛆草、泥鳅菜来源菊科鱼眼草属植物鱼眼草Dichrocephala auriculata (Th

  • 秤杆草

    《中药大辞典》:秤杆草药材名称秤杆草拼音Chènɡ Gǎn Cǎo别名搬倒甑、野升麻、麻秤杆、白升麻、红升麻、土升麻。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山兰的全草或根。夏秋季采。原形态多年

  • 轮叶马先蒿

    药材名称轮叶马先蒿拼音Lún Yè Mǎ Xiān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轮叶马先蒿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dicularis uerticillata 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