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唐古特马尿泡

唐古特马尿泡

药材名称唐古特马尿泡

拼音Tánɡ Gǔ Tè Mǎ Niào Pào

别名马尿泡、羊尿泡(《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唐传尕保(藏名)。

出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来源为茄科植物唐古特马尿泡种子。秋季果熟时采种子,晒干;9~10月挖根,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粗壮,肉质。茎直立,短租,被稀疏柔毛或腺毛。叶互生,近基部莲座状,叶片长椭圆形,长6~20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全缘或有缺刻,两面被疏柔毛或腺毛,边缘较多;叶柄有翅。花序柄腋生,有花1~3朵,黄色;萼圆筒形,长约1厘米,有短钝齿5,结果时迅速增大而成一椭圆形的囊,具纵肋和网脉;花冠管状,长2厘米,藏于膨大的花萼内;雄蕊5,内藏;花盘环状,于子房下肿胀;子房2室,胚珠极多数。蒴果球形,尿泡状,环裂。种子黑褐色,肾形,略扁平。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砂砾地及较干旱的草原、路旁。分布四川、青海、甘肃等地。

化学成分植物含天仙子胺等生物碱。

性味苦辛,寒,有毒。

①《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辛苦,寒。"

②《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陕甘宁青中草药选》:"镇痛消肿。治消化道痉挛性疼痛,疮毒,癌瘤及皮肤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分。外用:煎水洗或酒精浸涂患处。

复方治无名肿毒:马尿泡一两。水煎外洗患处,一日三次;或用75%酒精浸泡数日后外搽患处,一日三次。(《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六股筋

    《中药大辞典》:六股筋药材名称六股筋拼音Liù Gǔ Jīn别名臭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兴山荚蒾的叶、全株或根皮。树叶春、夏采收,根皮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 面筋

    药材名称面筋拼音Miàn Jīn出处宁原《食鉴本草》来源为小麦面和麸皮入水揉洗后所获得的胶粘状物质。性味甘,凉。①宁原《食鉴本草》:"性凉寒。"②《纲目》:"甘

  • 白毛藤根

    《中药大辞典》:白毛藤根药材名称白毛藤根拼音Bái Máo Ténɡ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白英的根。夏、秋采收。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

  • 鹿脂

    《中药大辞典》:鹿脂药材名称鹿脂拼音Lù Zhī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脂肪油。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痈肿死肌,温中,四肢不随,风头,通腠理。"②《

  • 槲皮

    《中药大辞典》:槲皮药材名称槲皮拼音Hú Pí别名赤龙皮、槲木皮(《肘后方》),槲白皮(《崔氏纂要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树皮。原形态槲树(《纲目》),又名:朴

  • 大独叶草

    《中药大辞典》:大独叶草药材名称大独叶草拼音Dà Dú Yè Cǎo别名化血丹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大独叶草的根、叶。秋冬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冰凉花

    药材名称冰凉花别名福寿草、侧金盏花、冰了花、顶冰花来源为毛茛科冰凉花属植物冰凉花Adonis amurensis Regel et Radde,以全草入药。早春采集,洗净晒干备用。性味苦,平。有小毒。

  • 蛇胆

    药材名称蛇胆来源游蛇科动物乌风蛇Zaocys dhumnades Contor或其他种蛇的胆囊。取出胆囊,通风处晾干。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镇痉。用于小儿肺炎,百日咳,支气管炎,咳嗽

  • 砂仁花

    药材名称砂仁花拼音Shā Rén Huā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 、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

  • 假菠菜

    药材名称假菠菜拼音Jiǎ Bō Cài别名假大黄来源蓼科假菠菜Rumex maritimu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酸、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杀虫。肺结核咯血:用